徒步健身,谨防足底筋膜炎

叶超群

每到春暖花开之时,在康复医学科门诊,足跟痛的患者便多了起来,仔细询问病史,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快走。快走是时下流行的健身方法之一,不仅具有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血管调节机能、促进机体免疫机能和内分泌功能等诸多作用,而且方法简单,不受年龄、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因而备受各年龄人群青睐。但是,快走也可对身体造成损伤,足底筋膜炎便是其常见的损伤之一。那么,足底筋膜炎是怎么回事呢?

晨起下床时足底疼痛最明显

足底筋膜顾名思义就是位于足底的筋膜,也被称为跖筋膜,它起于跟骨止于五趾掌面、贯穿足底,具有一定的延展性;
在负重、步行等活动中起着吸收应力、减轻震荡、维持足弓等作用。当长期、反复遭受各种不良刺激,如久站、长时间步行、爬山等活动时,足底筋膜会发生充血、水肿,进而形成无菌性炎症,即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最常发生在足跟底部,早期表现为足跟底部疼痛,后期可出现全足底疼痛,疼痛在早晨下床时最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可缓解,但较长时间行走后,疼痛又会再现;
行走过度时疼痛程度加重,严重者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医生检查时可在足跟内侧触到明确的压痛点,往上牵拉患者脚趾,或请患者用脚尖站立时,会引发足跟乃至全足底疼痛。一般根据久站、长时间步行等运动史和上述表现即可诊断足底筋膜炎。

退变、承受过大应力是主要诱因

退变、承受过大应力和压力是足底筋膜炎的主要诱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足底筋膜逐步发生退变,使其减震作用减弱;
体型肥胖者、扁平足、高弓足、足底肌力量弱者则使足底筋膜承担压力过大;
久站、长时间步行者、登山等活动使足底筋膜反复遭受过度应力和压力,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足底筋膜炎的发生,尤其是存在上述2种或以上因素时,其发病风险更高。另外,骨盆异常旋转、腓肠肌(小腿后方的主要肌肉)、腘绳肌(大腿后方的主要肌肉)紧张, 也因导致足底筋膜紧张而引起足底筋膜炎。

尽早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足底筋膜炎具有自愈性,但容易反复发作,尤其对于快走爱好者,如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往往病程迁延。因此,一旦发生,应尽早治疗。治疗措施包括——

1.减少活动。疼痛剧烈时应减少活动、注意休息。严重者,夜间睡眠时可使用支具或夹板使足处于中立位。

2.系統康复治疗。医生在对患者病情进行系统评价后,常会采取足跟部冰敷、毫米波、超短波、超声波、深部肌肉刺激等物理治疗以消炎止痛,松解粘连;
采用手法治疗以放松足底筋膜、腘绳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口服、外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
病程长、病情顽固者还会进行局部注射、冲击波治疗。

3.运动康复。除了上述治疗,患者应在医师和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医学运动康复,具体包括:

(1)肌筋膜松解练习:利用泡沫轴行大腿、小腿后方肌筋膜松解练习;
利用高尔夫球进行足底筋膜松解练习。

(2)足底肌肉拉伸:1.坐位,屈膝,一手固定足跟,另一手握住前足掌及脚趾往上扳至足底筋膜明显牵张感。2.坐位,膝伸直,拿一条宽带子置于足掌前端,两手分别握住带子两端用力牵拉,直至足底筋膜有明显牵张感。每次维持15秒钟,重复4次,每天可重复2~4次。

(2)跟腱拉伸练习:1.弓箭步站立,患足在后,慢慢将重心前移使患侧小腿与地面角度变小,保持足底不离地面。2.面墙而立,双手扶墙,健侧下肢伸直置于后方,患侧足掌贴于墙面,足跟尽量靠近墙面,重心前移,屈曲患侧膝关节,直至感到跟腱拉紧。3.患足前脚掌置于楼梯的底层台阶站立,慢慢降低后跟,直至感到跟腱拉紧。每次维持15秒钟,重复4次,每天可重复2~4次。

(3)足内肌肌力练习:赤足在地面抓小积木、抓毛巾、踮脚尖步行等。

医学运动康复是防治足底筋膜炎的重要方法,但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且因为足底筋膜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需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才可取得较好疗效。

需注意的是,除了足底筋膜炎,跟骨高压症、脂肪垫变薄也是引起足跟底疼痛的原因,这两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负重时足跟痛,但压痛范围广泛,尤其是跟骨高压,足跟底及内外侧均有压痛。跟骨高压症、脂肪垫变薄的治疗基本同上,严重跟骨高压症经系统康复治疗无效者需行手术治疗。

足底筋膜炎重在预防

保持正常的体重,进行科学的快走、爬山等健身活动,加强足部保健等措施是预防足底筋膜炎的重要措施。

1.快走、爬山等活动爱好者,首先应选择一双专业的徒步鞋,一般情况下,鞋应满足下列条件:足跟高度在3~5cm,足后帮质硬,足底稍厚以使足弓具有支撑,第一跖趾关节处可弯曲(足底其他部位不可弯曲),穿上鞋后最长足趾距离鞋帮应有1cm长的间隙。对于扁平足、高弓足、既往存在足底筋膜炎病史的人群,需要制作专业鞋垫。

2.快走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快走时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脊柱中立,腰腹收紧,双臂前后摆起),步行速度和时间要适度(120~140步/分,持续40~60分钟,快走时感觉稍累但仍可与同伴说话);
活动结束后进行放松练习,尤其是足底筋膜的放松,小腿肌肉的拉伸练习。

3.积极治疗扁平足、高弓足、拇外翻等足部疾病。

4.平常加强足内在肌的练习。

推荐访问:足底 谨防 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