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CT机薄层扫描图像中小肺癌的CT征象的研究

刘星彤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肺癌诊断中采用薄层CT扫描与常规CT扫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参选患者共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研究组、参照组,各29例。研究组患者实施薄层CT扫描,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CT扫描,将两组患者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检出率与参照组相比,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经过统计学计算分析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层CT扫描对小肺癌患者有较高的检出率,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肺癌;薄层CT扫描;常规CT扫描;CT征象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4..01

目前我国癌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现在的生活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在众多癌症中比较常见的为肺癌。肺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有着较高的死亡率。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很多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去医院检查时均已进入到肺癌晚期,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文献记载,在肺癌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早期进行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对患者来说意义重大。目前薄层CT扫描的检出率较高[3]。为了研究薄层CT扫描存在的优势,本次选取小肺癌患者58例进行研究,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诊断的小肺癌患者58例,本次参选患者均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比,在本次研究中设立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9例,其中研究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21~69岁,平均(45.34±1.87)岁;参照组中有男11例,女18例,参选患者中年龄22~68岁,平均(46.52±1.61)岁。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参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经诊断均为小肺癌患者;(2)除小肺癌以外不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等等;(3)不合并有其他精神障碍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4)对本次研究调查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4],方法为:检查时患者采取仰卧位,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扫描部位为患者的肺部,扫描方向沿肺尖到肺底,将电流参数设置为200 mA,电压参数设置为120 kV,重建图像层厚度设置为3 mm,间隔距离设置为3 mm,扫描层厚度设置为5 mm,本次参选的研究组患者进行薄层CT扫描,扫描方法与参照组相同,但是扫描时设置的参数不同,电流参数设置为25 mA,电压参数设置为120 kV,扫描层厚度设置为1.0 mm,重建图像层厚度设置为2.5 mm,间隔距离为2.5 mm[5]。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本次研究所用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结算,患者的年龄用(x±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技术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检出率对比

研究组的检出率为96.55%,与参照组的75.86%相比有明显差异,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薄层CT扫描对小肺癌诊断有显著效果,薄层CT能够精确测量结节的密度,判断是否为磨玻璃结节,结节的密度能够通过CT值来反映,1 mm的薄层能够对CT值准确判断。为了验证薄层CT扫描对小肺癌患者诊断存在的优势,选取小肺癌患者58例进行研究分析,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薄层CT扫描和常规CT扫描,观察两组患者的检出率,薄层CT扫描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扫描的检出率,薄层CT扫描的检出率比较高,再一次验证薄层CT扫描对诊断存在的优势。

综上所述,薄层CT扫描方式能够提高检出率,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宣煜龙,史敏科.薄层CT扫描在区分多发性肺癌和肺磨玻璃结节成分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8,5(4):213-218.

[2] 张其宇.肺部小结节患者应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诊断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6):226-227.

[3] 盧 静.探讨螺旋CT横断位薄层图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7):738-739.

[4] 马国强.薄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4):1818-1819.

本文编辑:赵小龙

推荐访问:征象 薄层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