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讲义010|高途课堂讲义

第九章 金融工具会计
【内容框架】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金融资产的转移
套期保值
股权激励

【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2019年变化不大。2017年,本章与其他章节联合考20分选做题,考题涉及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套期保值的方式、套期保值的分类以及股权激励取消的会计处理等;
2018年,本章单独考核10分案例分析题,考题涉及金融工具的分类、金融资产的减值以及对于外汇风险套期的会计处理等。备考本章时,建议学员要坚持“重者恒重”原则,不必过度纠结于对枯燥的专业术语和较为生僻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节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知识点】金融工具的相关概念(★)
金融工具 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如现金、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特征】(1)实务中的金融工具合同通常采用书面形式,非合同的资产和负债不属于金融工具,如应交所得税不是以合同为基础的义务,因此,不符合金融工具的定义;
(2)金融工具通常需要通过支付现金或者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

金融资产 通常包括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资产。

金融负债 通常包括企业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等负债。

权益工具 通常包括企业发行的普通股、认股权等。


金融工具可以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

基础金融工具 包括企业持有的现金、存放于金融机构的款项、普通股,以及代表在未来期间收取或支付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务等。

衍生工具 通常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和期权合同,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衍生工具是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价值具有衍生性;
(2)净投资很少或者为零;
(3)在未来某个日期结算,也可能在未来多个日期结算。并且,衍生工具通常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需要注意的是,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虽然不属于金融工具,但仍视同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经典例题】国内甲金融企业与境外乙金融企业签订了一份1年期利率互换合约,每半年甲企业向乙企业支付美元固定利息、从乙企业收取以6个月美元LIBOR(浮动利率)计算确定的浮动利息,合约名义金额为1亿美元。该合约的公允价值将随着浮动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假定合约签订半年后,6个月美元LIBOR与合约签订时不同。请问,甲公司应该如何确定该合约的公允价值?
【解析】合约签订时,公允价值为零。甲公司应当根据未来可收取的浮动利息现值扣除将支付的固定利息现值确定该合约的公允价值。


【知识点】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资产 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1)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2)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3)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4)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企业除非在某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就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否则,根据该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直接指定的情形
★在初始确认时,如果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企业可以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

  【提示】会计错配是指当企业以不同的会计确认方法和计量属性对在经济上相关的资产或负债进行确认或计量由此产生的利得或损失时,可能导致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上的不一致。

  【经典例题】甲商业银行发放了一笔固定利率贷款,在发放日,甲商业银行以具有匹配条款的利率互换对该贷款进行经济上的套期,将该贷款从固定利率转换成浮动利率。该贷款符合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条件,但是,甲商业银行在该贷款初始确认时,却直接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请问:甲商业银行的做法是否恰当?
【解析】甲商业银行的做法恰当。理由:如果甲商业银行将该笔贷款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该贷款将会产生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利率互换之间的会计错配。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降低按摊余成本计量该贷款将产生的会计错配,从而提供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

  【经典例题】甲公司购买了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为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与母公司丁公司签订了支付固定利息、收取可变利息的利率互换合同。甲公司为了消除集团合并报表层面的会计错配影响,在其个别财务报表层面上,将该固定利率债券投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请问:甲公司的做法是否恰当?
【解析】甲公司的做法不恰当。理由:在个别财务报表层面上,甲公司将该固定利率债券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消除或减少会计错配的影响。但是,在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层面上,这项指定因合并抵销而无法适用。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该固定利率债券初始确认时,由丁公司或甲公司与集团外的公司签订有关利率互换协议。

  (2)直接指定之外的情形
★对于某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不是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则通过两个维度或条件的分析以作出对其分类的判断:第一个维度,是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第二个维度,是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是指企业如何管理其金融资产以产生现金流量。业务模式主要有三种:(1)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2)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
(3)其他业务模式。

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是指金融工具合同约定的、反映相关金融资产经济特征的现金流量属性。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仅包括两种:(1)本金的支付;
(2)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条件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举例 企业一般应当设置贷款、应收账款、债权投资等科目,核算此类金融资产。


【经典例题】甲企业集团为加强流动性管理持有某短期债券组合。当组合中的某只债券到期时,回收的金额再投资另外的短期债券,以使利息最大化且确保能够取得预算内经营或资本支出对资金的需要。如果需要发生预算外支出(如因应市场变化而发生的企业并购,或遵从政府监管部门临时出台的政策),则可在短期债券到期前处置。甲公司将该短期债券投资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请问:甲公司的做法是否恰当?
【解析】甲公司的做法恰当。理由:甲企业的目标是持有短期债券至到期,目的是满足预算内事项的现金需求,管理层确定其业务模式是持有这些短期债券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至于到期前可能发生的短期债券处置行为,并不常见,不影响符合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条件。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1)一般情形: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利息,但是,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即有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将其出售的打算);

(2)特殊情形(直接指定):现金流量并非本金和利息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可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作出,不得撤销。

企业一般应当设置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科目核算此类金融资产,其中,后者适用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等。


【提示】(1)在初始确认时,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但该权益工具形成的股利收入仍确认为当期损益。该指定一经作出,不得撤销;
(2)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价构成金融资产的,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经典例题】丙公司预计未来3年内存在资本性支出,为此将暂时闲置的资金分散投资于短期和长期金融资产,以便在发生资本性支出时拥有可用资金,其中较大比例的投资的合同存续期均超过3年。丙公司将持有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并将在市场机会呈现时出售金融资产,再将出售所得投资于回报率更高的金融资产。丙公司对负责这些投资的团队的考核系基于金融资产组合的整体回报率。丙公司将该金融资产组合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解析】丙公司的做法不恰当。理由:丙公司的业务模式是通过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两者来实现其目标的。如果该金融资产(投资组合)的合同条款还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那么该投资组合满足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类的条件。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一般情形:除划分为上述两类金融资产之外的金融资产;

(2)特殊情形(直接指定):如果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企业可以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一般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科目核算此类金融资产。


【经典例题】甲企业管理一项投资组合,以公允价值进行业绩考核并基于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投资决策。该项投资组合的目标导致金融资产频繁地购买和出售。甲企业将投资组合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请问:甲企业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解析】甲企业的做法恰当。理由:该项投资组合是在公允价值基础上进行管理和业绩评价,因而不是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而持有,也不是为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而持有。甲公司关注的重点是公允价值信息并运用该信息来评估资产的业绩和作决策。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具体情形有6种】


【知识点】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企业初始确认某金融资产时对其进行分类后,按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规定,重分类是允许的,但须符合严格的条件。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主要是因为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所导致的重分类。

  ★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
①重分类为② ②重分类为① 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经典例题】2018年1月1日,A公司以3 100万元银行存款作为对价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一项一般公司债券。取得时,A公司根据该项投资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及业务模式,将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018年年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 200万元,摊余成本为3 065万元。因A公司管理该项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A公司在未来期间对该项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主,但不排除在未来择机出售该项金融资产的可能。

  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应在2019年1月1日将该项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A公司在2019年1月1日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3 200万元;
A公司在2019年1月1日确认投资收益135万元;
A公司在2019年1月1日的处理不影响该项金融资产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指出A公司会计处理存在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解析】A公司在2019年1月1日确认投资收益135万元的做法不恰当;
理由:A公司应在2019年1月1日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35万元(3 200-3 065)。

(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
①重分类为③ ③重分类为① 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应当以其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账面余额,如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债权投资,应根据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实际利率。其后,按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后续计量。


【经典例题】2018年1月1日,A公司以3 100万元银行存款作为对价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一项一般公司债券。取得时,A公司根据该项投资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及业务模式,将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018年年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 200万元,摊余成本为3 065万元。因A公司管理该项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A公司将其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当日,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仍为3 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在2019年1月1日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3 065万元;
在2019年1月1日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35万元。指出A公司会计处理存在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解析】A公司在2019年1月1日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3 065万元不正确;
在2019年1月1日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35万元也不正确。理由:A公司应在2019年1月1日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3 200万元;
应在2019年1月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5万元。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
②重分类为③ ③重分类为② 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同时,企业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并根据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实际利率。其后,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后续计量,并将重分类日视为初始确认日。


【经典例题】2018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某公司于当日发行的面值为500万元的债券,实际支付购买价款52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5万元,债券的票面利率为5%,实际利率为4%,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利息,到期一次还本,甲公司根据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将其划分为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018年年末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30万元。

  2018年年末,甲公司因为管理该项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将该项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日,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3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于重分类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万元。指出甲公司会计处理存在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解析】甲公司于重分类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万元不正确。理由: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为520+5=525(万元),2018年年末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25×4%=21(万元),2018年年末摊余成本=525+21-500×5%=521(万元),2018年年末账面价值=530(万元),甲公司重分类前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9(万元)、2019年1月1日重分类时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万元)。

  
【知识点】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
  ★金融负债的分类同样是其确认和计量的基础。类似地,金融负债的分类大致也有直接指定和直接指定之外两种分类方法。

  (1)直接指定的情形
★企业可以将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但该指定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
(2)根据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金融负债组合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进行管理和绩效考核,并在企业内部以此为基础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该指定一经作出,不得撤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全部公允价值变动中,因自身信用风险变化所导致的部分,要区别情况处理。

  (2)直接指定之外的情形
★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当将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金融负债;
(3)不属于以上情况之一的财务担保合同,以及不属于以上(1)的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作为购买方确认的或有对价形成金融负债的,该金融负债应当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行会计处理。与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同,金融负债不允许在初始确认后进行重分类。

  【经典例题】甲公司2019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事项,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请分别指出甲企业的相关处理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1)甲公司发行了一批短期债券,对于该批债券,将根据其公允价值变动情况择期回购。甲公司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甲公司发行一批股票期权,该股票期权的标的资产并非甲公司自身股票。甲公司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3)甲公司为某项目筹集资金而向市场发行了一批结构化理财产品,约定该产品持有方将根据某市场价格指数变化取得回报,同时持有方的本金不予保证。甲公司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4)甲公司发行了一批3年期公司债券,约定持有方将按固定利率于债券持有期每年末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甲公司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解析】上述四个事项做法均正确。

  理由:
  事项(1)甲公司在该批债券发行时,即有意图对其进行回购,说明该批债券是为交易而持有的债券;

  事项(2)股票期权属于衍生金融工具,须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甲公司而言,该股票期权在初始确认时,应确认为金融负债,且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事项(3)发行的实际上是一项非保本理财,且须纳入表内核算,在初始确认该产品时,应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事项(4)甲公司如果不直接指定该公司债券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则可将其分类为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知识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原则(★)
  ★初始确认——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就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然,对于发行权益工具的交易,在初始确认该交易时,发行方确认一项权益工具。

终止确认 金融资产只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才终止确认:
(1)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2)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该转移满足金融资产转移相关会计准则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规定。

金融负债只有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现时义务已经解除,才能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该部分金融负债)。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终止确认的,企业应当将其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知识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原则(★★)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交易费用 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的增量费用。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和持有成本等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首日损益 公允价值通常为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交易价格。(1)在初始确认时,公允价值依据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者以仅使用可观察市场数据的估值技术确定的,企业应当将该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一项利得或损失;
(2)其他方式确定的,企业应当将该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递延。初始确认后,企业应当根据某一因素在相应会计期间的变动程度将该递延差额确认为相应会计期间的利得或损失。

后续计量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应当按不同类别分别以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行后续计量。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后,也应当按不同类别,分别以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适当方法进行后续计量。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的,应当根据套期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后续计量。


【知识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计量(★★★)
初始计量 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或贷记)
  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提示】“交易费用”包括手续费、佣金、相关税费以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后续计量 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该类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企业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借: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处置时】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结平)
       贷:债权投资(余额结平)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计存续期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或该金融负债摊余成本所使用的利率。实际利率法是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将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分摊计入各会计期间的方法。

摊余成本 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


【经典例题】20×0年1月1日,X公司支付价款1 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总额1 250万元,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X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X公司根据其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和该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该债券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为此,X公司在初始确认时先计算确定该债券的实际利率:
  设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则可列出计算等式:
  59×(1+r)-1+59×(1+r)-2+59×(1+r)-3+59×(1+r)-4+(59+1 250)×(1+r)-5=1 000(万元)
  采用插值法,可以计算得出r=10%。

  根据上述数据,X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债权投资——成本     1 250(面值)
    贷:银行存款         1 000(实际支付)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50(挤)
  ◇摊余成本=1 250-250=1 000(万元)
  (2)20×0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41(挤)
    贷:投资收益          100 (1 000×1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摊余成本=1 000+100-59=1 041(万元)
  (3)20×1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45(挤)
    贷:投资收益          104 (1 041×1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摊余成本=1 041+104-59=1 086(万元)
  (4)20×2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0(挤)
    贷:投资收益          109 (1 086×1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摊余成本=1 086+109-59=1 136(万元)
  (5)20×3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5(挤)
    贷:投资收益          114 (1 136×1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摊余成本=1 136+114-59=1 191(万元)
  (6)20×4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9(挤)
    贷:投资收益          118 (设为X,计算得来)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借:银行存款         1 250
  贷:债权投资——成本     1 250
◇摊余成本=0=1 191+X-59-1 250,则X=118(万元)
  【经典例题】承前例,假定在20×2年1月1日(第三年年初),X公司预计本金的一半(即625万元)将会在该年末收回,而其余的一半本金将于20×4年年末付清。此时,X公司应当调整20×2年年初的摊余成本(账面价值),计入当期损益。调整时采用最初确定的实际利率(10%)。

  (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债权投资——成本    1 250(面值)
    贷:银行存款        1 000 (实际支付)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50(挤)
  ◇摊余成本=1 250-250=1 000(万元)
  (2)20×0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41(挤)
    贷:投资收益         100(1 000×1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摊余成本=1 000+100-59=1 041(万元)
  (3)20×1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45(挤)
    贷:投资收益         104(1 041×1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摊余成本=1 041+104-59=1 086(万元)
  20×2年1月1日(第二年年末):
  摊余成本=1 086(万元)
  账面价值=1 250-250+41+45=1 086(万元)
  按原计划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也等于1 086;

  因未来现金流量改变,而重新计算的现值是1 139;

  (第三年末现金流量684,第四年30,第五年655)
  (4)20×2年1月1日,调整期初摊余成本:
  借: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3
  贷:投资收益 (1 139-1 086)53

账面价值=1 086+53=1 139(万元)
  摊余成本=1 086+53=1 139(万元)
  (5)20×2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5(挤)
    贷:投资收益         114 (1 139×1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借:银行存款         625
  贷:债权投资——成本     625
◇摊余成本=1 139+114-59-625=569(万元)
  (6)20×3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3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7(挤)
    贷:投资收益         57(569×10%)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利息         30
◇摊余成本=569+57-30=596(万元)
  (7)20×4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3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9(挤)
    贷:投资收益         59(设为X,计算得来)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利息         30
借:银行存款         625
  贷:债权投资——成本     625
◇摊余成本=0=596+X-30-625,则X=59(万元)
  【提示】假定X公司购买的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并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则应当首先重新计算实际利率,然后,在计算摊余成本时应注意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平时没有现金流入。

  
【知识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计量(★★★)
(一)按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划分为该类金融资产 取得时 企业应按其面值,借记“其他债权投资——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持有期间 (1)如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金融工具投资,企业在期末应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2)如为一次还本付息的金融工具投资,则应在计息时将票面利息记入“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同时,应将减值损失或利得和汇兑损益之外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借记“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或编制相反分录。减值损失或利得和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减值时 确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按减记的金额,借记“信用减值损失”、按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科目。

处置时 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其他债权投资”科目,差额记入“投资收益”科目,同时,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借记或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经典例题】20×7年1月1日,甲保险公司支付价款1 028.244元购入某公司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券,该公司债券的票面总金额为1 000元,票面年利率4%,实际年利率为3%,利息每年年末支付,本金到期支付。甲保险公司根据其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和该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该公司债券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0×7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1 000.094元。

  假定无交易费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甲保险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7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1 000
        ——利息调整          28.244(挤)
    贷:银行存款                1 028.244
(2)20×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40
  贷:投资收益                  30.85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9.15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利息收入=1 028.244×3%=30.84732≈30.85(元)
  年末摊余成本=1 028.244+30.85-40=1 019.094(元)
  年末账面价值=1 000+28.244-9.15=1 019.094(元)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9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9
年末账面价值=1 000+28.244-9.15-19=1 000.094(元)
  年末摊余成本=1 028.244+30.85-40=1 019.094(元)
  (3)20×8年1月16日,甲公司将该债券以1 039.094元出售。

  借:银行存款               1 039.094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9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1 000
          ——利息调整         19.094
    投资收益                 39
利息调整=(借方)28.244-(贷方)9.15=19.094(元)
  投资收益=1 039.094-(1 000+19.094-19)=39(元)
  借:投资收益                19
  贷:其他综合收益              19
处置产生投资收益=39-19=20(元)
(二)指定为该类金融资产(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取得时 应按其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持有期间 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资产负债表日,按该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反之,则编制相反分录。不计提损失准备,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处置时 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差额计入留存收益。同时,应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经典例题】20×8年10月12日,甲公司以每股10元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万股,支付价款1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甲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8元。

  20×9年3月1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宣告并分派的现金股利4万元。20×9年4月4日,甲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以每股16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在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5万元后实际取得款项157.5万元。假设甲公司按10%的比例计提盈余公积。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写出有关会计分录。

  (1)20×8年10月12日,购入股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02
  贷:银行存款              102
(2)20×8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18×10=180(万元)
  20×8年12月31日发生公允价值变动=180-102=78(万元)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78
  贷:其他综合收益             78 (3)20×9年3月15日,收到宣告并分派的股利:
  借:应收股利               4
  贷:投资收益               4
借:银行存款               4
  贷:应收股利               4
(4)20×9年4月4日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157.5(160-2.5)
    盈余公积               2.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25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02
            ——公允价值变动   78
借:其他综合收益             78
  贷:盈余公积               7.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0.2
处置产生投资收益=0(万元)
  甲公司20×9年度因投资乙公司股票而产生投资收益=4(万元)

【知识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计量(★★★)
初始计量 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计入应收款项。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确认利息)时,应按享有的金额确认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做相反的分录。

处置时 处置该类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投资收益(或借记)

【经典例题】20×8年10月5日,甲公司以9元/股的价格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支付手续费10万元。甲公司管理该项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为短线投资,赚取买卖价差。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价格为12元/股。20×9年3月10日,乙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甲公司获得现金股利30万元;
3月20日,甲公司以14元/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全部出售。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持有乙公司股票在20×9年确认的投资收益是多少?
【解析】20×9年确认的投资收益=现金股利30+处置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14-12)×200=430(万元)。

  
【知识点】金融负债的计量(★★)
初始计量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按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负债,应按“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后续计量 初始确认后,企业应当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负债,分别以摊余成本计量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任何套期关系的一部分的金融负债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在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或在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时计入相关期间损益。

特别说明 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由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该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这样处理会造成或扩大损益中的会计错配,则此种情况下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也应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自身信用风险变动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则一定是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上述处理中所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在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


【经典例题】2×16年7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亿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期限为1年,票面年利率5.58%,每张面值为100元,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公司购买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及配套件等。公司将该短期融资券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假定不考虑发行短期融资券相关的交易费用。

  2×16年12月31日,该短期融资券市场价格每张120元(不含利息);
2×17年3月31日,该短期融资券市场价格每张110元(不含利息);
2×17年6月30日,该短期融资券到期兑付完成。

  据此,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16年7月1日,发行短期融资券: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      100 000
(2)2×16年12月31日,年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费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20 000
借:财务费用              2 790
  贷:应付利息              2 790
(3)2×17年3月31日,季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费用: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1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000
借:财务费用              1 395
  贷:应付利息              1 395
(4)2×17年6月30日,短期融资券到期:
  借:财务费用              1 395
  贷:应付利息              1 395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      1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 000
  应付利息              5 580
  贷:银行存款             105 58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000 【经典例题】甲公司经批准于20×8年1月1日以1 051 540元的价格发行债券10 000张,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10%,期限3年,每年末付息一次,实际年利率为8%。债券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甲公司将该债券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核算,在进行会计处理时,确认的应付债券面值为1 000 000元;
20×8年年末确认的应付利息为80 000元,利息费用为100 000元。甲公司20×8年年末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解析】甲公司20×8年年末计算的利息不正确。

  正确的利息金额应当是:
  应付利息=应付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1 000 000×10%×1=100 000(元)
  利息费用=应付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1 051 540×8%×1=84 123.20 ( 元)

【知识点】金融资产减值(★★★)
(一)金融资产减值范围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但将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不能计提减值准备;

(3)租赁应收款;

(4)合同资产;

(5)贷款承诺。但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除外;

(6)财务担保合同。

  【提示】本章对金融工具减值的规定称为预期信用损失法。该方法与过去规定的、根据实际已发生减值损失确认损失准备的方法有着根本性不同。在预期信用损失法下,损失准备的计提不以减值的实际发生为前提,而是以未来可能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来计量当前(资产负债表日)应当确认的损失准备。

损失准备计量基础 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相关金融工具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信用损失是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信用损失=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按原实际利率折现后的现值-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按原实际利率折现后的现值;
其中,对于企业购买或者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 (1)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一般方法)企业应当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可以将金融工具发生信用减值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 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第一阶段)。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其账面余额(即未扣除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若该工具为金融资产,下同)。

② 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第二阶段)。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其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③ 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第三阶段)。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但对利息收入的计算不同于处于前两阶段的金融资产。对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按其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也即账面价值)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提示】(1)上述三阶段的划分,适用于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对于购买或源生时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仅将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并按其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即购买或源生时将减值后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摊余成本的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提示】(2)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提示】(3)企业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但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该金融工具已不再属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企业应当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提示】(4)对手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企业在用金融工具减值规定时,应当将本企业成为作出不可撤销承诺的一方之日作为初始确认日。

  【提示】(5)企业在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时,应当考虑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的变化,而不是预期信用损失金额的变化。企业应当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的变化情况。

  【提示】(6)企业在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时,企业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前瞻性信息的,不得仅依赖逾期信息来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
企业必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才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逾期信息以外的单独或汇总的前瞻性信息的,可以采用逾期信息来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

  【提示】(7)企业在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时,应当考虑违约风险的相对变化,而非违约风险变动的绝对值。在同一后续资产负债表日,对于违约风险变动的绝对值相同的两项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违约风险较低的金融工具比初始确认时违约风险较高的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变化更为显著。

  【提示】(8)企业确定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只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的,可以假设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提示】(9)企业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未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但导致合同现金流量发生变化的,企业在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是否已经显著增加时,应当将基于变更后的合同条款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基于原合同条款在初始确认时发生违约的风险进行比较。

(2)针对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特定方法 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将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即使该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小于初始确认时估计现金流量所反映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企业也应当将预期信用损失的有利变动确认为减值利得。

(3)针对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和租赁应收款简化方法 对于下列各项目,企业应当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①由收入准则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或合同资产,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第一 该项目未包含收入准则所定义的重大融资成分,或企业根据收入准则规定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合同中的融资成分。

第二 该项目包含收入准则所定义的重大融资成分,同时企业作出会计政策选择,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企业应当将该会计政策选择适用于所有此类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但可对应收款项类和合同资产类分别作出会计政策选择。

②由租赁准则规范的交易形成的租赁应收款,同时企业作出会计政策选择,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企业应当将该会计政策选择适用于所有租赁应收款,但可对应收融资租赁款和应收经营租赁款分别作出会计政策选择。

(三)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计量 (1)
企业应当按照下列方法确定有关金融工具的信用损失:①对于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
②对于租赁应收款项,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其中,用于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的现金流量,应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用于计量租赁应收款项的现金流量保持一致;
③对于未提用的贷款承诺,信用损失应为在贷款承诺持有人提用相应贷款的情况下,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企业对贷款承诺预期信用损失的估计,应当与其对该贷款承诺提用情况的预期保持一致;
④对于财务担保合同,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就该合同持有人发生的信用损失向其作出赔付的预计付款额,减去企业预期向该合同持有人、债务人或任何其他方收取的金额之间差额的现值;
⑤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非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与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2)
企业应当以概率加权平均为基础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计量。企业对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应当反映发生信用损失的各种可能性,但不必识别所有可能的情形。

【经典例题】甲公司于20×0年12月15日购入一项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的债券(不考虑相关费用)。该债券期限10年,年利率为5%(与购入时的市场利率一致),依据金融资产分类条件,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债券初始确认时,甲公司确定其不属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20×0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日),由于市场利率变动,该债券的公允价值跌至950万元。

  甲公司综合分析后认为,该债券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无显著增加,应按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经计算金额为30万元。

  20×1年1月1日,甲公司决定以当日的公允价值950万元出售该债券投资。

  【解析】
甲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债权投资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借:信用减值损失     30
  其他综合收益     20
  贷:其他债权投资     50
借:银行存款      950
  贷:其他债权投资    950
借:投资收益       20
  贷:其他综合收益     20
【知识点】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结合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分类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一)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总体要求 定义 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1)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2)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3)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4)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权益工具 权益工具,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发行方应当将发行的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工具:(1)该金融工具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方,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2)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的,如该金融工具为非衍生工具,不包括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
如为衍生工具,企业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该金融工具。

(二)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基本原则 1.是否存在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1)如果企业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以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来履行一项合同义务,则该合同义务符合金融负债的定义。常见的该类合同义务情形包括:①不能无条件地避免的赎回,即金融工具发行方不能无条件地避免赎回此金融工具;
②强制付息,即金融工具发行方被要求强制支付利息。(2)如果企业能够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例如,能够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自主决定是否支付股息(即无支付股息的义务),同时所发行的金融工具没有到期日且持有方没有回售权、或虽有固定期限但发行方有权无限期递延(即无支付本金的义务),则此类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结算条款不构成金融负债。

2.是否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结算。如果一项金融工具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企业需要考虑用于结算该工具的自身权益工具,是替代品,还是为了使该工具持有方享有在发行方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如果是前者,该工具是发行方的金融负债;
如果是后者,该工具是发行方的权益工具。因此,对于以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的金融工具,其分类需要考虑所交付的自身权益工具的数量是可变的还是固定的。对于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的金融工具的分类,还应当区分衍生工具还是非衍生工具。

(1)基于自身权益工具的非衍生工具。对于非衍生工具,如果发行方未来有义务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则该非衍生工具是金融负债;
否则,该非衍生工具是权益工具;
(2)基于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对于衍生工具,如果发行方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即“固定换固定”),则该衍生工具是权益工具;
否则该衍生工具应当确认为衍生金融负债或衍生金融资产。

(三)或有结算条款 对于附有或有结算条款的金融工具,发行方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应当分类为金融负债。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发行方应当将其分类为权益工具:(1)要求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或有结算条款几乎不具有可能性;
(2)只有在发行方清算时,才需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
(3)特殊金融工具中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

(四)结算选择权 对于存在结算选择权的衍生工具(例如,合同规定发行方或持有方能选择以现金净额或以发行股份交换现金等方式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发行方应当将其确认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但所有可供选择的结算方式均表明该衍生工具应当确认为权益工具的除外。


【经典例题】甲公司2018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事项,不考虑其他因素,逐项判断有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

  (1)发行了由其自行决定是否派发股利的含5%非累积股利的优先股。如果适用的税务或会计处理要求被修订,该股份将被赎回。甲公司将其分类为金融负债。

  (2)定向发行3亿元的股票,其可自行决定是否派发股利。如果甲公司进行筹资或首次公开发行(IPO),则其必须按面值赎回该股票。甲公司将其分类为权益工具。

  (3)定向发行3亿元的股票,其可自行决定是否派发股利。如果甲公司在自该股票发行之日起5年内未能成功筹资或首次公开发行(IPO),则其必须按面值赎回该股票,甲公司将其分类为权益工具。

  (4)定向发行3亿元的股票,其可自行决定是否派发股利。如果甲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更,则甲公司必须按面值赎回该股票。控制权的变更被定义为甲公司至少有50%所有权的变更,甲公司将其分类为金融负债。

  【解析】
事项(1)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鉴于发行人和持有人均无法控制的或有事项是现实的,且可能导致甲公司在除其清算之外的时间必须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该金融工具应分类为一项金融负债;
但是,由于5%的股利可由甲公司自行决定,所以,它是甲公司的权益。因此,该优先股同时包含负债和权益特征,即是一项复合金融工具 。

  事项(2)会计处理正确。

  事项(3)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鉴于该或有事项(成功筹资或IPO)不受甲公司控制,其属于或有结算条款。由于甲公司不能避免赎回股票,因此,该工具应分类为金融负债。

  事项(4)会计处理正确。

(五)特殊金融工具区分 1.可回售工具。符合金融负债定义,但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可回售工具,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1)赋予持有方在企业清算时按比例份额获得该企业净资产的权利;
(2)该工具所属的类别次于其他所有工具类别,即该工具在归属于该类别前无须转换为另一种工具,且在清算时对企业资产没有优先于其他工具的要求权;
(3)该类别的所有工具具有相同的特征;
(4)除了发行方应当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回购或赎回该工具的合同义务外,该工具不满足金融负债定义中的任何其他特征;
(5)该工具在存续期内的预计现金流量总额,应当实质上基于该工具存续期内企业的损益、已确认净资产的变动、已确认和未确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2.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符合金融负债定义,但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1)赋予持有方在企业清算时按比例份额获得该企业净资产的权利;
(2)该工具所属的类别次于其他所有工具类别;
(3)在次于其他所有类别的工具类别中,发行方对该类别中所有工具都应当在清算时承担按比例份额交付其净资产的同等合同义务。产生上述合同义务的清算确定将会发生并且不受发行方的控制,或者发生与否取决于该工具的持有方。

3.特殊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其他条件: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除应当具有的特征外,其发行方应当没有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或合同:(1)现金流量总额实质上基于企业的损益、已确认净资产的变动、已确认和未确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2)实质上限制或固定了工具持有方所获得的剩余回报。

(六)合并报表中区分原则的运用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时,如果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由于该工具而承担交付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义务,则该工具应当分类为金融负债。企业发行的可回售工具或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按比例交付净资产的工具,如果满足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财务报表中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在其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应的少数股东权益部分,应当分类为金融负债。

(七)永续债 永续债发行方在确定永续债(或其他类似工具)的会计分类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时,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规定,同时考虑下列因素:到期日、清偿顺序、利率跳升和间接义务。

到期日 (1)永续债合同明确规定无固定到期日且持有方在任何情况下均无权要求发行方赎回该永续债或清算的,通常表明发行方没有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2)永续债合同未规定固定到期日且同时规定了未来赎回时间的:①当该初始期限仅约定为发行方清算日时,通常表明发行方没有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但清算确定将会发生且不受发行方控制,或者清算发生与否取决于该永续债持有方的,发行方仍具有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②当该初始期限不是发行方清算日且发行方能自主决定是否赎回永续债时,发行方应当谨慎分析自身是否能无条件地自主决定不行使赎回权。

清偿顺序 (1)合同规定发行方清算时永续债劣后于发行方发行的普通债券和其他债务的,通常表明发行方没有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2)合同规定发行方清算时永续债与发行方发行的普通债券和其他债务处于相同清偿顺序的,应当审慎考虑此清偿顺序是否会导致持有方对发行方承担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合同义务的预期,并据此确定其会计分类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

利率跳升和间接义务 永续债合同规定没有固定到期日,同时规定了未来赎回时间、发行方有权自主决定未来是否赎回且如果发行方决定不赎回则永续债票息率上浮的,发行方应当结合所处实际环境考虑该利率跳升条款是否构成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如果跳升次数有限、有最高票息限制且封顶利率未超过同期同行业同类型工具平均的利率水平,或者跳升总幅度较小且封顶利率未超过同期同行业同类型工具平均的利率水平,可能不构成间接义务。如果永续债合同条款虽然规定了票息封顶,但该封顶票息水平超过同期同行业同类型工具平均的利率水平,通常构成间接义务。

(八)复合金融工具 企业发行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同时包含金融负债成分和权益工具成分的,应于初始计量时先确定金融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包括其中可能包含的非权益性嵌入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再从复合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中扣除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作为权益工具成分的价值。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九)发行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由于发行的金融工具原合同条款约定的条件或事项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已发行金融工具(含特殊金融工具)的重分类。(1)发行方原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自不再被分类为权益工具之日起,发行方应当将其重分类为金融负债,以重分类日该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重分类日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权益;
(2)发行方原分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自不再被分类为金融负债之日起,发行方应当将其重分类为权益工具,以重分类日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计量。

(十)相关会计处理基本原则 对于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无论其名称中是否包含”债”,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都应当作为发行企业的利润分配,其回购、注销等作为权益的变动处理;
对于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无论其名称中是否包含“股”,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原则上按照借款费用进行处理,其回购或赎回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当期损益。发行方发行金融工具,其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如分类为债务工具且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当计入所发行工具的初始计量金额;
如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应当从权益中扣除。

【经典例题】甲公司20×2年1月1日发行1 000万份可转换公司债券,每份面值为100元、每份发行价格为100.5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2年后,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转换4股甲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甲公司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确认的负债初始计量金额为100 150万元。20×3年12月31日,与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 050万元。

  20×4年1月2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股份。甲公司因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应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是多少?
【解析】甲公司因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应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
=100 050+(1 000×100.5-100 150)-1 000×4
=96 400(万元)。

第二节 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金融资产转移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应收账款保理、应收票据贴现、应收票据背书转让、金融资产证券化等。

  
【知识点】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 ★)
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一般原则 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处理的核心问题是被转移的金融资产是否应当终止确认,以及如果应当终止确认,应当在多大程度上终止确认。企业在分析判断金融资产转移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条件前,应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转出方能否对转入方实施控制;
二是金融资产是整体转移还是部分转移。

符合终止确认条件 1 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2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

符合终止确认的情形 已将所有风险报酬转移 1.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当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

3.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即买入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返售给企业),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外期权(即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使得金融资产的买方极小可能会到期行权)。(或重大价外看涨期权)
不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 1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

2 企业未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不符合终止确认的情形 未将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 1.企业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或原售价加合理回报回购;

3.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

4.企业将信贷资产整体转移,同时,保证对金融资产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

5.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转入方达成一项总回报互换协议,该互换使市场风险又转回给了金融资产出售方;

6.融券业务。证券公司将自身持有的证券借给客户。


【经典例题】2×13年10月14日,甲公司因急需周转资金,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应收账款保理合同。甲公司将应收S公司货款3 000万元转移给该商业银行,取得货币资金2 60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该商业银行到期无法从S公司收回全部货款时有权向甲公司追偿。对此甲公司终止确认了对S公司的应收账款。

  【解析】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对于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转出方仍保留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确认所持该金融资产【或:应当确认为负债】。

  【经典例题】20×8年10月1日,甲公司将持有的戊公司债券(甲公司将其初始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出售给庚公司,取得价款2 500万元已于当日收存银行;
同时,甲公司与庚公司签订协议,约定20×8年12月31日按2 524万元的价格回购该债券,该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为2 400万元,假定截至20×8年10月1日其公允价值一直未发生变动。

  当日,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并将收到的价款2 5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2 400万元之间的差额1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解析】甲公司出售戊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根据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准则的规定,在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中,转出方将予回购的资产与售出的金融资产相同或实质上相同、回购价格固定或是原售价加上合理回报的,不应当终止确认所出售的金融资产。

  【经典例题】20×9年8月1日,甲公司将其信贷资产整体转移给乙信托机构,同时保证对乙信托公司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甲公司在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金融资产。

  【解析】甲公司在将其信贷资产进行转移的同时对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这说明该金融资产相关的风险并没有全部转移,因此甲公司不应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

  
【知识点】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可以从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的计量和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的计量两个角度掌握。

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时的计量 整体转移 整体转移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因转移交易收到的价款+新获得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转移获得服务资产的价值-新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因转移承担的服务负债的公允价值;

部分转移 应当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所保留的服务资产应当视同未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计算损益。

不符合终止确认时计量 转移时处理 企业仍保留与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该金融资产与确认的相关金融负债不得相互抵销。

后续计量时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企业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产生的收入和该金融负债产生的费用。所转移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确认的相关负债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否则,会发生会计的不匹配。


【经典例题】20×7年1月1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发行的10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丙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330万元,20×6年12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310万元。该债券于20×6年1月1日发行,甲公司持有该债券时已将其分类为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面值为300万元,年利率6%(等于实际利率),每年年末支付利息。

  【解析】甲公司出售该债券形成的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出售债券的账面价值+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积利得=330-310+(310-300)=30(万元)
  相关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330
  贷:其他债权投资         310
    投资收益            20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投资收益            10
【承前例】甲公司将债券出售给丙公司时,同时签订了一项看涨期权合约,期权行权日为20×7年12月31日,行权价为400万元,期权的公允价值(时间价值)为10万元。假定行权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

  【解析】由于期权的行权价(400万元)大于行权日债券的公允价值(300万元),该看涨期权属于重大价外期权,所以,在转让日,可以判定债券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全部转移给丙公司,甲公司应当终止确认该债券。同时,由于签订看涨期权合约,甲公司获得一项新的资产,应当按照在转让日的公允价值(10万元)将该期权作为衍生工具确认。

  相关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330
  衍生工具            10
  贷:其他债权投资         310
    投资收益            30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投资收益            10
【经典例题】A商业银行与B商业银行签订一笔贷款转让协议,A银行将该笔贷款90%的受益权转让给B银行,该笔贷款公允价值为110万元,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假定不存在其他服务性资产或负债,转移后该部分贷款的相关债权债务关系由B银行继承,当借款人不能偿还该笔贷款时,也不能向A银行追索。不考虑其他条件。

  【解析】贷款已转移部分的公允价值
=出售贷款所收到的价款=110×90%=99(万元)
  贷款未转移部分的公允价值
=保留的贷款受益权=110-99=11(万元)
  贷款已转移部分应分摊的账面价值
=100×99/110=90(万元)
  贷款未转移部分应分摊的账面价值
=100×11/110=10(万元)
  A银行应确认的转移收益=99-90=9(万元)
  
【知识点】继续涉入条件下的金融资产转移(★)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如果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如果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金融负债。

继续涉入方式 继续涉入的方式主要有:享有继续服务权、签订回购协议、签发或持有期权以及提供担保等。例如,在采用保留次级权益或提供信用担保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的金融资产转移中,转出方只保留了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部分(非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且能控制所转移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相关资产和负债。

继续涉入计量 企业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在充分反映保留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基础上,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应当对因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对继续涉入形成的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继续涉入所形成的相关资产和负债不应当相互抵销。


【经典例题】2×15年,甲银行持有A、B两组住房抵押贷款:(1)对于A住房抵押贷款,借款方可提前偿付。2×15年1月1日,该组贷款的本金和摊余成本均为10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和实际年利率均为10%。经批准,甲银行拟将A组贷款转移给某信托机构进行证券化。有关资料如下:
  2×15年1月1日,甲银行与受让方签订协议,将A组贷款转移给受让方,并办理有关手续。甲银行收到款项9 115万元,同时保留以下权利:①收取本金1 000万元以及这部分本金按10%的利率所计算确定利息的权利;
②收取以9 000万元为本金、以0.5%为利率所计算确定利息(超额利差账户)的权利。受让人取得收取该组贷款本金中的9 000万元以及这部分本金按9.5%的利率收取利息的权利。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如果A组贷款被提前偿付,则偿付金额按1:9的比例在甲银行和受让人之间进行分配。但是,如A组贷款发生违约,则违约金额从甲银行拥有的1 000万元贷款本金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2×15年1月1日,该组贷款的公允价值为10 100万元,0.5%的超额利差的公允价值为40万元。

  【解析】甲银行转移了该组贷款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如重大提前偿付风险),但由于设立了次级权益(即内部信用增级),因而也保留了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能够对留存的该部分权益实施控制。根据金融资产转移准则,甲银行应采用继续涉入法对该金融资产转移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借:存放同业(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9 115
  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1 000
        ——超额账户     40
  贷:贷款             9 000
    继续涉入负债         1 065
    贷款处置损益           90 (2)2×15年5月1日,甲银行与丙公司达成协议,将收取B组住房抵押贷款90%的权利,以9 100万元的价格转移给丙公司,甲银行继续保留收取B组贷款10%的权利。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如果B组贷款发生违约,则违约金额首先从甲银行拥有的10%的权利中扣除,直至扣完为止。

  2×15年5月1日,甲银行持有的B组住房抵押贷款本金和摊余成本均为10 000万元(等于公允价值)。B组贷款期望可收回金额为9 700万元,过去的经验表明类似贷款可收回金额至少不会低于9 300万元。甲银行在该项金融资产转移交易中提供的信用增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解析】甲银行按照B组贷款期望可收回金额分析,承担的全部风险为300万—700万,根据协议,如果B组贷款发生违约,则违约金额首先从甲银行拥有的10%的权利中扣除,直至扣完为止。可见,甲银行在转移B组贷款的同时,却能保证对金融资产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保留了B组贷款所有重要风险,不应终止确认。

第三节 套期保值
【知识点】套期保值概述(★)
  ★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管理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引起的风险敞口,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套期保值 主要作用 1.有效规避风险 2.参与资源配置 3.实现成本战略 4.提升核心竞争力
【经典例题】甲公司为一家境内国有控股大型油脂生产企业,原材料豆粕主要依赖进口,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为防范购入豆粕成本的汇率风险,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尝试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有利于公司防范风险、参与市场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公司作为大型企业,应建立套期保值业务相关风险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确保套期保值业务零风险。

  【解析】上述观点存在不当之处。不当之处:确保套期保值业务零风险。理由:套期保值的主要作用在于有效防范风险,无法确保零风险。

  【经典例题】甲集团为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决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由总经理主持专题办公会进行部署,决议要求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应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为应对当前螺纹钢市场价格不断下跌的不利形势,要求有关部门准确研判宏观经济形势,科学把握期货市场行情,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务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甲集团的做法是否存在不当,如存在不当,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解析】上述决议存在不当之处。不当之处: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应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理由:企业开展套期保值的目的是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现货价格风险,套期保值方案设计及操作管理要遵循风险可控原则。

  
【知识点】套期保值的原则(★★)
1 种类相同或相关原则。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所选择的期货品种通常要和套期保值者将在现货市场中买进或卖出的现货商品或资产在种类上相同或有较强的相关性。

2 数量相等或相当原则。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买卖期货合约的规模通常要与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上所买卖的商品或资产的规模相等或相当。

3 交易方向相反原则。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套期保值者通常要在同时或相近时间内在现货市场上和期货市场上采取相反的买卖行动,即进行反向操作。

4 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所选用的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最好与交易者将来在现货市场上实际买进或卖出现货商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

  ★此外,具体实务中还应该考虑风险可控和可对冲原则。风险可控,是指企业的套期保值方案设计及操作管理,都应使保值行动处于明确的风险可承受度以内,甚至要做到风险可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经典例题】(承前例)甲集团决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由总经理主持专题办公会进行部署,有关决议如下:集团发展得益于创新,开展套期保值也要努力创新。集团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时,买卖期货合约的规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扩大到现货市场所买卖的被套期保值商品数量的2至3倍。

  【解析】上述决议存在不当之处。不当之处:买卖期货合约的规模可以扩大到现货市场所买卖的被套期保值商品数量的2至3倍。理由: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数量相等或相当”,即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买卖期货合约的规模必须与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所买卖商品或资产的规模相等或相当。

  【经典例题】北方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所需原料铁矿石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面对铁矿石价格总体上涨趋势,北方公司董事会决定通过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有效锁定铁矿石采购价格,并责成公司经理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风险管理部经理胡某提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应当坚持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买卖商品方向相同原则。

  【解析】风险管理部经理胡某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不当之处: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应当坚持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买卖商品方向相同原则。理由:应当坚持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买卖商品方向相反原则。

  
【知识点】套期保值的方式(★★★)
买入套期保值 目的 套期保值者为了回避价格上涨的风险,先在期货市场上买入与其将在现货市场上买入的现货商品或资产数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以该商品或资产为标的的期货合约,当该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上买入现货商品或资产的同时,将原买进的期货合约对冲平仓,从而为其在现货市场上买进现货商品或资产的交易进行保值。

适用 买入套期保值适用于准备在将来某一时间内购进某种商品或资产,防止实际买入现货商品或资产时价格上涨,使价格仍能维持在目前自己认可的水平的机构和个人。

  ★具体举例:(1)加工制造企业为了防止日后购进原材料时价格上涨的情况;
(2)供货方已经与需求方签订好现货供货合同,将来交货,但供货方此时尚未购进货源,防止日后购进货源价格上涨的情况;
(3)需求方由于资金不足、缺少外汇、仓库已满等情况不能立即买进现货,防止日后购入现货价格上涨的情形。

  【经典例题】A精炼企业在20×9年8月10日发现,当时的菜籽油现货价格为7300元/吨,市场价格有反弹的迹象,预计到9月10日企业的库存已经降至低点,需要补库1000吨。由于前期菜籽收购价较高,压榨利润越来越薄,使得多数油厂减少了压榨量,相应菜籽油供给量也会减少。而同期各精炼企业的库存较低,A企业担心到9月菜籽油价格出现上涨。

  此时,菜籽油期货市场9月合约报价7300元/吨,A企业在8月10日以7300元/吨的价格买入200手9月菜籽油期货合约。9月10日,菜籽油期货、现货市场价格均出现上扬,并且,期货市场的涨幅大于现货市场,此时现货报价7800元/吨,期货市场9月合约报价涨至7900元/吨。

  A企业在现货市场买入了1000吨四级菜籽油,采购价格为7800元/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以7900元/吨的价格卖出200手(1手=5吨)9月合约平仓。请问A企业采购菜籽油的实际成本为多少?
【解析】A企业通过买入套期保值而使购入菜籽油的成本实际为7200[7800-(7900-7300)]元/吨。

卖出套期保值 目的 套期保值者为了回避价格下跌的风险,先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与其将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的现货商品或资产数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以该商品或资产为标的的期货合约,当该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现货商品或资产的同时,将原卖出的期货合约对冲平仓,从而为其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现货商品或资产的交易进行保值。

适用 卖出套期保值适用于准备在将来某一时间内卖出某种商品或资产,防止实际卖出现货商品或资产时价格下跌,使价格仍能维持在目前自己认可的水平的机构和个人
★具体举例:(1)直接生产商品的厂家有库存商品尚未销售,防止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的情况;
(2)储运商、贸易商手头有库存现货尚未出售或已签订将来以特定价格买进某一种商品但尚未转售,防止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的情况;
(3)加工制造企业防止库存原材料价格下跌的情况。

  【经典例题】2019年11月1日,甲公司与D公司签订了半年后以1500元/吨的价格购买500吨原材料的合同。12月份,甲公司担心到合同履行日原材料价格会下跌,于是决定在期货市场上以1400元/吨的价格买入50手(1手=10吨)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判断甲公司采用的套期保值方式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解析】甲公司采用的套期保值方式不恰当。理由:买入套期保值是为了回避价格上涨的风险,卖出套期保值是为了回避价格下跌的风险。

  
【知识点】套期保值的操作流程(★)
  
1.企业应当了解期货市场的基本运行特点;
重视相关交易制度及规则: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健全套期保值管理制度,健全交割制度,实现规避风险的目标。

  2.价格波动风险是由企业的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引起;
汇率风险是指预期以外的汇率变动引起,由交易风险、外币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而产生;
利率风险是利率变动所产生的风险。


3.根据风险预警线确定是否进行套期保值,确定合理的套期保值目标,确定套期保值方向,确定套期保值比例,选择套期保值工具,计算套期保值比率,选择套期保值期限,确定目标价位。

  4.科学选择建仓时机,制定和完善操作策略,做好必要的配套工作:配备专业人才队伍、制定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及合理的决策体制;
对所需财务支持做好计划和准备;
复杂的,可寻求专业第三方支持。

  5.应正确评价保值效果:从两个市场盈亏相抵后的净值评价;
从较长时间段评价。应当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应对不利变化,包括确立判断危机的标准、组建专业团队、建立备选应急预案等。

  【经典例题】甲公司是境内国有控股大型化工类上市公司,其产品所需的原材料A主要依赖进口。近期以来,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材料A价格波动较大,且总体上涨趋势明显,甲公司决定尝试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套期保值属该公司新业务,且需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境外交易相关资格。甲公司管理层组织相关方面人员进行专题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1)公司作为大型上市公司,如任凭原材料A价格波动,加之汇率波动较大的影响,可能不利于实现公司成本战略。因此,应当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对原材料A进口进行套期保值。

  【解析】甲公司该观点不存在不当之处。

  (2)近年来,某些国内大型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境外衍生品交易巨额亏损事件,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有鉴于此,公司应当慎重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对原材料A进口进行套期保值,不应展开境外衍生品投资业务。

  【解析】甲公司该观点存在不当之处。理由:不能因为其他企业曾经发生过境外衍生品投资巨额亏损事件,就不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进行原材料A套期保值。

  (3)公司应当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原材料A套期保值。针对原材料A国际市场价格总体上涨的情况,可以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

  【解析】甲公司该观点存在不当之处。理由:卖出套期保值主要防范的是价格下跌的风险,而买入套期保值才能防范价格上涨风险。

(4)公司应当在开展境外衍生品交易前抓紧各项制度建设,对于公司衍生品交易前台操作人员应予特别限制,所有重大交易均需实行事前报批、事中控制、事后报告制度。但在市场发生特殊变化时可先交易后补办报批手续。

  【解析】甲公司该观点存在不当之处。理由:境外衍生品交易应当按照相互制衡原则,在具体操作前应当履行必要的报批手续。


【知识点】套期保值的分类及其判断(★★★)
公允价值套期 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该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中可辨认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敞口进行的套期。

示例 (1)某企业对承担的固定利率的负债或投资的固定利率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敞口进行套期;
(2)某航空公司签订了一项3个月后以固定外币金额购买飞机的合同,为规避外汇风险对该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进行套期;
(3)某电力公司签订了一项6个月后以固定价格购买煤炭的合同,为规避价格变动风险对该确定承诺的价格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现金流量套期 是指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敞口进行的套期。该类现金流量变动源于与已确认资产或负债、极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有关的某类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

示例 (1)某企业对承担的浮动利率债务或投资的浮动利率债券投资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敞口进行套期;
(2)某航空公司为规避3个月后预期极可能发生的与购买飞机相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套期;
(3)某商业银行对3个月后预期极可能发生的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金融资产处置相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敞口进行套期。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是指对境外经营净投资外汇风险敞口进行的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是指企业在境外经营净资产中的权益份额。

示例 境外经营净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无回收计划的长期应收款(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的境外经营净投资)

★提示:(1)公允价值套期影响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形,仅限于企业对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敞口进行的套期。(2)对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进行套期,既可以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又可以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

  【经典例题】甲集团决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由总经理主持专题办公会进行部署。有关决议如下:套期保值业务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处理,要结合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具体情况,将套期保值业务均作为公允价值套期,并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方法进行处理。


【解析】甲公司决议存在不当之处。理由:不应当将套期保值业务均作为公允价值套期。套期保值业务根据业务性质可以划分为三类: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经典例题】北方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所需原料铁矿石主要依赖国外进口。面对铁矿石价格总体上涨趋势,北方公司董事会决定通过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有效锁定铁矿石采购价格,并责成公司经理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为此,北方公司总经理杨某于近日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讨论。


财务部经理王某:鉴于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主要目的是锁定铁矿石采购价格,因此,应当作为公允价值套期,并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套期保值会计方法进行处理。

  【解析】王某观点存在不当之处。理由: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主要目的是锁定铁矿石价格,属于对预期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应当作为现金流量套期。

  【经典例题】2016年12月15日,甲公司与境外供应商签订原材料购买合同,定于2017年12月15日购入该原材料6000吨,单价为1万美元/吨。为防范进口原材料价款支付相关的外汇风险,当日甲公司决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与境内某上市银行签订了有关远期外汇合同。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作为公允价值套期进行了会计处理(假定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所规定的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判断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对不正确的,分别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解析】甲公司会计处理正确。理由:对未确认的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进行套期,既可以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又可以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

  【经典例题】2019年10月20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3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入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正确。

  
【知识点】套期工具的认定(★)
  ★套期工具,是指企业为进行套期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销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金融工具。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衍生工具 但签出期权除外。企业只有在对购入期权(包括嵌入在混合合同中的购入期权)进行套期时,签出期权才可以作为套期工具。嵌入在混合合同中但未分拆的衍生工具不能作为单独的套期工具。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 但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且其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负债除外。

套期工具认定 (1)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属于企业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不能作为套期工具。

(2)对于外汇风险套期,企业可以将非衍生金融资产(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除外)或非衍生金融负债的外汇风险成分指定为套期工具。

(3)企业可以将两项或两项以上金融工具的组合指定为套期工具。

(4)在确立套期关系时,企业应当将符合条件的金融工具整体指定为套期工具,但下列情形除外:对于期权,企业可以将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开,只将期权的内在价值变动指定为套期工具;
对于远期合同,企业可以将远期合同的远期要素和即期要素分开,只将即期要素的价值变动指定为套期工具;
对于金融工具,企业可以将金融工具的外汇基差单独分拆,只将排除外汇基差后的金融工具指定为套期工具;
企业可以将套期工具的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但不可以将套期工具剩余期限内某一时段的公允价值变动部分指定为套期工具。

(5)企业可以将两项或两项以上金融工具(或其一定比例)的组合指定为套期工具(包括组合内的金融工具形成风险头寸相互抵销的情形)。对于一项由签出期权和购入期权组成的期权(如利率上下限期权),或对于两项或两项以上金融工具(或其一定比例)的组合,其在指定日实质上相当于一项净签出期权的,不能将其指定为套期工具。只有在对购入期权(包括嵌入在混合合同中的购入期权)进行套期时,净签出期权才可以作为套期工具。


【经典例题】甲集团决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由总经理主持专题办公会进行部署。有关决议如下:(1)尽量指定本企业发行的期权作为套期工具;
(2)尽量避免将非衍生工具作为套期工具;
(3)无论是衍生工具还是非衍生工具,作为套期工具时公允价值必须能可靠计量。要求:根据资料判断甲集团公司相关决议是否正确;
对不正确的,分别说明理由。

  【解析】决议(1)不正确。理由:本企业发行的期权不能作为套期工具,因为该期权的潜在损失可能大大超过被套期项目的潜在利得,从而不能有效地对冲被套期项目的风险。决议(2)不正确。理由:对外汇风险的套期可以用非衍生工具。决议(3)正确。

  
【知识点】被套期项目的认定(★★)
  ★被套期项目,是指使企业面临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风险,且被指定为被套期对象的、能够可靠计量的项目。

企业可以将下列单个项目、项目组合或其组成部分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1)已确认资产或负债;
(2)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
(3)极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
(4)境外经营净投资。

【提示】 确定承诺,是指在未来某特定日期或期间,以约定价格交换特定数量资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预期交易,是指尚未承诺但预期会发生的交易。

上述项目组成部分是指小于项目整体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部分,企业只能将下列项目组成部分或其组合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1)项目整体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中仅由某一个或多个特定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部分(风险成分)
(2)一项或多项选定的合同现金流量。

(3)项目名义金额的组成部分,即项目整体金额或数量的特定部分,其可以是项目整体的一定比例部分,也可以是项目整体的某一层级部分。

被套期项目的认定 (1)企业可以将符合被套期项目条件的风险敞口与衍生工具组合形成的汇总风险敞口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2)企业出于风险管理目的对一组项目进行组合管理且组合中的每一个项目( 包括其组成部分)单独都属于符合条件的被套期项目时,可以将该项目组合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提示】在现金流量套期中,企业对一组项目的风险净敞口(存在风险头寸相互抵销的项目)进行套期时,仅可以将外汇风险净敞口指定为被套期项目,并且应当在套期指定中明确预期交易预计影响损益的报告期间,以及预期交易的性质和数量。

被套期项目的认定 (3)企业将一组项目名义金额的组成部分指定为被套期项目时,应当分别满足以下条件:①企业将一组项目的一定比例指定为被套期项目时,该指定应当与该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相一致;
②企业将一组项目的某一层级部分指定为被套期项目时,应当同时满足相应条件。

(4)如果被套期项目是净敞口为零的项目组合(即各项目之间的风险完全相互抵销),同时满足相应条件时,企业可以将该组项目指定在不含套期工具的套期关系中。


【经典例题】甲集团决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由总经理主持专题办公会进行部署。有关决议如下:(1)企业一般性的经营风险可以作为被套期项目;
(2)将符合被套期项目条件的风险敞口与衍生工具组合形成的汇总风险敞口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3)在现金流量套期中,对一组项目的风险净敞口进行套期时,可以将外汇风险和信用风险净敞口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要求:根据资料判断甲集团公司相关决议是否正确;
对不正确的,分别说明理由。

  【解析】决议(1)不正确。

  理由:经营风险不可确指、不能可靠计量。

  决议(2)正确。

  决议(3)不正确。

  理由:在现金流量套期中,企业对一组项目的风险净敞口(存在风险头寸相互抵销的项目)进行套期时,仅可以将外汇风险净敞口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企业集团层面套期关系的指定原则——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只有与企业集团之外的对手方之间交易形成的资产、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极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才能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只有与企业集团之外的对手方签订的合同才能被指定为套期工具。

  
【知识点】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
(1)
运用套期会计方法对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或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进行会计处理需满足如下条件:
①套期关系仅由符合条件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组成;
②在套期开始时,企业正式指定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并准备了关于套期关系和企业从事套期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管理目标的书面文件。该文件至少载明了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被套期风险的性质以及套期有效性评估方法(包括套期无效部分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套期比率确定方法)等内容;
③套期关系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

(2)
套期有效性的认定 套期有效性,是指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能够抵销被套期风险引起的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程度。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大于或小于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部分为套期无效部分。套期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应当认定套期关系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
①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之间存在经济关系。该经济关系使得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价值因面临相同的被套期风险而发生方向相反的变动。②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经济关系产生的价值变动中,信用风险的影响不占主导地位。③套期关系的套期比率,应当等于企业实际套期的被套期项目数量与对其进行套期的套期工具实际数量之比,但不应当反映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相对权重的失衡,这种失衡会导致套期无效,并可能产生与套期会计目标不一致的会计结果。

(3)
套期有效性评估的时间要求 企业应当在套期开始日及以后期间持续地对套期关系是否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进行评估,尤其是,应当分析在套期剩余期限内预期将影响套期关系的套期无效部分产生的原因。企业至少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及相关情形发生重大变化将影响套期有效性要求时对套期关系进行评估。

(4)
套期关系再平衡 套期关系再平衡,是指对已经存在的套期关系中被套期项目或套期工具的数量进行调整,以使套期比率重新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如果套期关系由于套期比率的原因而不再满足套期有效性要求,但指定该套期关系的风险管理目标没有改变的,企业可以进行套期关系再平衡,通过调整套期关系的套期比率,使其重新满足套期有效性要求,从而延续套期关系。基于其他目的对被套期项目或套期工具所指定的数量进行变动,不属于套期关系再平衡。


【提示】企业在套期关系再平衡时,应当首先确认套期关系调整前的套期无效部分,并更新在套期剩余期限内预期将影响套期关系的套期无效部分产生原因的分析,同时相应更新套期关系的书面文件。

(5)
套期会计的终止 企业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运用套期会计:
①因风险管理目标发生变化,导致套期关系不再满足风险管理目标。

②套期工具已到期、被出售、合同终止或已行使。

③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之间不再存在经济关系,或者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经济关系产生的价值变动中,信用风险的影响开始占主导地位。

④套期关系不再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的其他条件。在适用套期关系再平衡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首先考虑套期关系再平衡,然后,评估套期关系是否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的条件。


【提示】(1)终止套期会计可能会影响套期关系的整体或其中一部分,在仅影响其中一部分时,剩余未受影响的部分仍适用套期会计。(2)套期关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不得撤销套期关系的指定并由此终止套期关系:①套期关系仍然满足风险管理目标;
②套期关系仍然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的其他条件。在适用套期关系再平衡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首先考虑套期关系再平衡,然后评估套期关系是否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的条件。

【经典例题】甲集团为国有大型钢铁企业,为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管理产品价格风险,甲集团决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2×12年3月23日,螺纹钢现货市场价格为4 650元/吨,期货市场价格为4 620元/吨。为防范螺纹钢价格持续下跌给集团带来重大损失,甲集团在期货市场卖出期限为3个月的期货合约100 000吨作为套期保值工具,对现货螺纹钢100 000吨进行套期保值。

  6月20日,螺纹钢现货市场价格为4 570元/吨,期货市场价格为4 550元/吨;
当日,甲集团在现货市场卖出螺纹钢100 000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买入100 000吨螺纹钢合约平仓。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计算甲集团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在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盈亏相抵后的净值(不考虑手续费等交易成本,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解析】
现货市场盈利=(4570-4650)×100000=-800(万元)
  期货市场盈利=(4620-4550)×100000=700(万元)
  净值=-800+700=-100(万元)

【知识点】公允价值套期的确认和计量(★★★)
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公允价值套期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① 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套期工具是对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或其组成部分)进行套期的,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② 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敞口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未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已确认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如果被套期项目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或其组成部分)的,其账面价值已经按公允价值计量,不需要调整。

  【提示】被套期项目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其组成部分)的,其在套期关系指定后因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或负债,相关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各相关期间损益。当履行确定承诺而取得资产或承担负债时,应当调整该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以包括已确认的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

  【经典例题】2019年1月1日,某公司为规避所持有纤维板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决定在期货市场上建立套期保值头寸,并指定期货合约X为2019年上半年纤维板价格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的套期。期货合约X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项目纤维板在数量、质次、价格变动和产地方面相同。

  2019年1月1日,期货合约X的公允价值为零,被套期项目(纤维板)的成本为80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公允价值为850万元。2019年6月30日,期货合约X的公允价值上涨了100万元,纤维板的公允价值下降了100万元。当日,该公司将纤维板出售,并将期货合约X结算。假定该公司评估认定该套期完全有效。不考虑期货合约的时间价值、商品销售相关的增值税及其他因素。

  要求:编制该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该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19年1月1日:
  借:被套期项目——纤维板   800
  贷:库存商品         800
2019年1月1日期货合约X的公允价值为零,因此,无账务处理。

  (2)2019年6月30日:
  借:套期工具——期货合约   100
  贷:套期损益         100
借:套期损益         1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  100
借:银行存款等        7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  700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套期工具——期货合约   100

【知识点】现金流量套期的确认和计量(★★★)
①套期工具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的处理 对于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现金流量套期,企业应当区分套期工具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套期有效的部分和属于套期无效的部分。对于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套期有效的部分,企业应当将其作为现金流量套期储备,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提示】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金额,等于下列两项的绝对额中的较低者:
  a.套期工具自套期开始的累计利得或损失;

  b.被套期项目自套期开始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累计变动额。每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金额应当为当期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变动额。对于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套期无效的部分,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②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处理 a.被套期项目为预期交易,且该预期交易使企业随后确认一项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的,或者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的预期交易形成一项适用于公允价值套期会计的确定承诺时,企业应当将原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现金流量套期储备金额转出,计入该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

b.对于其他现金流量套期,企业应当在被套期的预期现金流量影响损益的相同期间,将原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现金流量套期储备金额转出,计入当期损益。c.如果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现金流量套期储备金额是一项损失,且该损失全部或部分预计在未来会计期间不能弥补的,企业应当在预计不能弥补时,将预计不能弥补的部分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提示】当企业对现金流量套期终止运用套期会计时,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累计现金流量套期储备金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①被套期的未来现金流量预期仍然会发生的,累计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金额应当予以保留,并按照上述的有关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②被套期的未来现金流量预期不再发生的,累计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金额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预期不再极可能发生的被套期的未来现金流量预期仍然会发生的,累计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金额应当予以保留,并按照上述的有关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经典例题】A公司为一家矿业公司,2019年5月1日,预期在2019年10月31日将销售一批铁矿石,数量为10万吨。为规避该预期销售有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A公司于2019年5月1日在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合约W,且将其指定为对该预期商品销售的套期工具。期货合约W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预期商品销售在数量、质量、价格变动和产地等方面相同,并且期货合约W的结算日和预期商品销售日均为2019年10月31日。

  2019年5月1日,期货合约W的公允价值为零,商品的预期销售价格为40 000万元。2019年6月30日,期货合约W的公允价值上涨了100万元,商品的预期销售价格下降了100万元。2019年10月31日,期货合约W的公允价值又上涨了50万元,商品的预期销售价格又下降了50元。当日,A公司将铁矿石出售,并将期货合约W结算。假定A公司经评估认定预期该套期完全有效,不考虑衍生工具的时间价值、商品销售相关的增值税及其他因素。要求:编制A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19年5月1日,A公司不作账务处理。

  (2)2019年6月30日,确认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套期工具——期货合约W   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0
(3)A公司在2019年10月31日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确认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套期工具——期货合约W    50
  贷:其他综合收益        50
②确认铁矿石的销售:
  借:银行存款等       39 8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9 850
③结算期货合约W:
  借:银行存款          150
  贷:套期工具——期货合约W   150
④确认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期货合约公允价值变动转出,调整销售收入:
  借:其他综合收益        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知识点】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确认和计量(★)
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包括对作为净投资的一部分进行会计处理的货币性项目的套期,应当按照类似于现金流量套期会计的规定处理:
① 套期工具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套期有效的部分,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全部或部分处置境外经营时,上述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应当相应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② 套期工具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套期无效的部分,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经典例题】甲公司为一家境内国有控股大型油脂生产企业,原材料豆粕主要依赖进口,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为防范购入豆粕成本的汇率风险,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尝试开展套期保值业务。2×12年12月1日,甲公司与境外A公司签订合同,约定于2×13年2月28日以每吨500美元的价值购入1万吨豆粕。当日,甲公司与B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买入3个月到期的远期外汇合同,合同金额500万美元,约定汇率为1美元=6.28元人民币;
该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25元人民币。

  2×13年2月28日,甲公司以净额方式结算该远期外汇合同,并购入豆粕。此外,2×12年12月31日,1个月美元对人民币远期汇率为1美元=6.29元人民币,2个月美元对人民币远期汇率为1美元=6.30元人民币,人民币的市场利率为5.4%;
2×13年2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为1美元=6.35元人民币。假定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套期保值会计准则所规定的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甲公司在讨论对该套期保值业务具体如何运用套期会计处理时,有如下三种观点:
  ①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远期外汇合同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②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远期外汇合同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③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远期外汇合同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1)根据资料,分别判断甲公司对该套期保值业务会计处理的三种观点是否正确;
对不正确的,分别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分别计算该套期保值业务中远期外汇合同在2×12年12月1日、2×12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

  【解析】
(1)观点①的处理不正确。理由:该套期保值业务如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应将远期外汇合同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观点②的处理正确;
观点③的处理不正确。理由:对外汇确定承诺的套期不能划分为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2)2×12年12月1日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0(元人民币);

  2×12年12月31日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6.3-6.28)×5000000/(1+5.4%×2/12)
  =99108.03(元人民币)
  【经典例题】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类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2×14年12月25日,甲公司根据行业发展数据统计及境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预测产品生产用的某批库存X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下降。为防范该原材料价格风险,甲公司批准于当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X原材料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并于2×14年12月31日进行了相关会计处理。

  甲公司开展的上述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

  要求:指出甲公司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应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还是现金流量套期;
并说明甲公司2×14年12月31日对X原材料及相关期货合约分别应进行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
公允价值套期。(1分)
  X原材料: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0.5分)
  期货合约: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0.5分)
『答案解析』本题是对已确认的资产(库存X原材料)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因此,应当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被套期项目(库存X原材料)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X原材料的账面价值。套期工具(X原材料期货合约)为衍生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经典例题】2×15年1月1日,甲公司预期在2×16年6月30日将销售一批商品。为规避该预期销售有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甲公司于2×15年1月1日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衍生工具合同,且将其指定为对该预期商品销售的套期工具。甲公司开展的上述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

  2×15年12月31日,商品的销售价格下降了50万元,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上升了60万元。针对该业务,甲公司在年末的会计处理确认其他综合收益6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解析】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现金流量套期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的会计处理:甲公司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50万元、套期损益10万元。

第四节 股权激励
【知识点】股权激励方式(★★)
股权激励方式 1 股票期权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2 限制性股票 3 股票增值权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4 虚拟股票 5 业绩股票(两种分类皆有可能)
股票期权 概念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行权价)和条件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特点 (1)是购买股票的权利而不是股票;
(2)股票期权的最终价值体现在行权时的价差上。(3)激励对象有权行使或放弃这种权利,但是,不得转让、担保或者偿还债务。(4)高风险、高回报 适用 适合处于成长初期或扩张期的企业,如网络、高科技等风险较高的公司 限制性股票 概念 限制性股票,是指激励对象按照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获得的转让等部分权利受到限制的本公司股票。限制性股票在解除限售前不得转让、用于担保或偿还债务。

特点 (1)授予的是本公司股票 (2)附业绩条件和禁售期限 适用 成熟型企业或者对资金投入要求不是非常高的企业 【提示】股票期权在于留住人;
限制性股票在于吸收人 提示 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应当在股票激励计划中载明有关事项,如获取股票的业绩条件、禁售期限、授予价格等 股票增值权 概念 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时期和约定条件下,获得规定数量的股票价格上升所带来收益的权利 特点 (1)授予的是一种权利,在既定条件下,按照行权日与授予日二级市场股票差价乘以授权股票数量,获取现金收益的权利。(2)行权期一般超过激励对象任期,有助于约束激励对象短期行为 适用 适用于现金流充裕且发展稳定的公司 提示 激励对象不拥有这些股票的所有权,也不拥有股东表决权、配股权。股票增值权不能转让和用于担保、偿还债务等 虚拟股票 概念 虚拟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根据被授予虚拟股票的数量参与公司的分红并享受股价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和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且在离开公司时自动失效。

特点 (1)是一种享有企业分红权和股价升值的凭证。

(2)是将奖金延期支付,资金来源于公司的奖励基金。

适用 适用范围广,有些非上市公司也可以选择虚拟股票方式 业绩股票 概念 业绩股票,是指年初确定一个合理的业绩目标和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如果激励对象经过努力后实现了该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比例的奖励基金购买股票后授予 特点 (1)实现业绩目标,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准兑现规定比例的业绩股票。(2)流通变现通常有时间和数量限制。(3)激励模式比较规范,可以将激励对象的业绩与报酬紧密联系在一起 适用 适合于业绩稳定并持续增长、现金流充裕的企业
【经典例题】南方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网络通信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后续服务。20×9年1月1日,为巩固公司核心团队,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公司员工分享公司发展成果,南方公司决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为此,该公司管理层就股权激励计划专门开会进行研究。乙认为,公司上市只有3年时间,目前处于发展扩张期,适合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

  【解析】(1)乙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2)不当之处: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3)理由:南方公司处于扩张期,适合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或: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适用于成熟型企业或对资金投入要求不是非常高的企业】
【知识点】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
上市公司 对于上市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实行股权激励计划:(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提示】审计报告可分为:①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②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③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④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上市后最近36个月内出现过未按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公开承诺进行利润分配的情形;
(4)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实行股权激励的;
(5)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经典例题】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境内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A公司主要从事新环保技术开发。2×12年7月,A公司、B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实行股权激励制度,A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方式,B公司采用业绩股票方式。有人提出,A公司2×1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符合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条件。

  【解析】上述观点不恰当。理由:只有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才不符合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条件。

  
【知识点】股权激励对象的确定(★★)
包括 激励对象可以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外籍员工任职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的,可以成为激励对象。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对公司决策、经营、管理负有领导职责的人员,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或其他履行上述职责的人员)、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不包括 不应包括独立董事和监事。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不得成为激励对象。下列人员也不得成为激励对象:(1)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2)最近12个月内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3)最近12个月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4)具有《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形的;
(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
(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经典例题】B公司为境内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原油、天然气勘探,股本总数为7000万股,2×12年7月,B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采用业绩股票方式,实行股权激励制度,B公司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所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

  【解析】
(1)上述资料存在不当之处;

  (2)不当之处:股权激励对象包括所有董事、监事;

  (3)股权激励对象不应包括独立董事,上市公司监事。

  【知识点】标的股票来源和数量(★★)
标的股票来源 上市公司主要采用发行股份和回购股份两种方式解决股权激励股票的来源。上市公司可以回购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5%用于奖励公司员工。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标的股票来源,可以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本公司在外发行的股份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确定,不得是由单一国有股股东支付或擅自无偿量化国有股权。

标的股票数量 (1)对于上市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权总量累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非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提示】这里的股本总额是指股东大会批准最近一次股权激励计划时公司已经发行的股本总额。

(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除应遵循一般上市公司规定外,首次授权授予数量应控制在上市公司发行总股本的1%以内。国有控股境内上市公司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奖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权,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的除外;
国有控股境外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任何12个月期间授予任一人员的股权(包括已行使和未行使的股权)超过上市公司发行总股本的1%的,上市公司不再授予其股权。

(3)对于国有控股境内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股权授予的具体数量应从严把握。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实施股权激励的高管人员预期中长期激励收入应控制在薪酬总水平的30%以内。对于国有控股境外上市公司这个限制比例为40%。


【经典例题】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境内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A公司主要从事新环保技术开发,股本总数为5000万股。B公司主要从事原油、天然气勘探,股本总数为7000万股,2×12年7月,A公司、B公司分别经股东大会批准,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其中A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方式,B公司采用业绩股票方式。A公司、B公司本次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票数量分别为600万股、650万股。

  考虑到近期股票市场低迷,A公司、B公司股价均较低,价值被低估,拟全部以回购股份作为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

  【解析】
A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比例=600÷5000=12%,A公司本次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票数量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对于上市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权总量累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

  B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比例=650÷7000=9.29%,符合规定。

  A公司、B公司拟全部以回购股份作为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存在不当之处。理由:上市公司可以回购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5%用于奖励公司员工。

  
【知识点】激励计划的时间要素(★★)
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从首次授予日起不得超过10年。上市公司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时,可以设置预留权益,预留比例不得超过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数量的20%。上市公司应当在股权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明确预留权益的授予对象;
超过12个月未明确激励对象的,预留权益失效。

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的期间有限制的,上市公司不得在相关限制期间向激励对象授出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也不得行使权益。上市公司启动及实施增发新股、并购重组、资产注入、发行可转债、发行公司债券等重大事项期间,可以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激励对象参与股权激励计划的资金来源应当合法合规,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为激励对象依股权激励计划获取有关权益提供贷款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包括为其贷款提供担保。

股票期权行权时间限制 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行权限制期为股权自授予日(授权日)至可行权日止的期限(即等待期)。行权限制期原则上不得少于两年,在限制期内不可以行权。行权有效期为股权生效日至股权失效日止的期限,由上市公司根据实际确定,但不得低于三年。

其他时间要求 限制性股票授予日与首次解除限售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2个月。在限制性股票有效期内,上市公司应当规定分期解除限售,每期时限不得少于12个月,各期解除限售的比例不得超过激励对象获授限制性股票总额的50%。

股票期权授权日与获授股票期权首次可行权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2个月。在股票期权有效期内,上市公司应当规定激励对象分期行权,每期时限不得少于12个月,后一行权期的起算日不得早于前一行权期的届满日。每期可行权的股票期权比例不得超过激励对象获授股票期权总额的50%。股票期权各行权期结束后,激励对象未行权的当期股票期权应当终止行权,上市公司应当及时注销。

  
【知识点】股权授予价格的确定(★★)
股权授予价格确定 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时,应当确定授予价格或授予价格的确定方法。授予价格不得低于股票票面金额,且原则上不得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1)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
(2)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的50%。

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时,应当确定行权价格或者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行权价格不得低于股票票面金额,且原则上不得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1)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
(2)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


【经典例题】甲公司系从事信息技术开发的国有控股高科技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5000万股,2×16年7月22日,为了引进和留住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开始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甲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时,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应按照下列价格的较高者确定:(1)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
(2)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价之一。

  【解析】上述观点存在不当之处。理由: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时,应当确定行权价格或者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行权价格不得低于股票票面金额,且原则上不得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1)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
(2)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

  【知识点】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
  (1)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拟订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董事会应当依法对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作出决议,拟作为激励对象的董事或与其存在关联关系的董事应当回避表决。

  (2)董事会在依规定履行公示、公告程序后,将股权激励计划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独立董事及监事会就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是否存在明显损害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发表意见。独立董事或监事会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建议上市公司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可行性、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以及对股东利益的影响发表专业意见。

  (3)上市公司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前,通过公司网站或者其他途径,在公司内部公示激励对象的姓名和职务,公示期不少于10天。监事会应当对股权激励名单进行审核,充分听取公示意见。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审议股权激励计划前5日披露监事会对激励名单审核及公示情况的说明。

  (4)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股权激励计划时,独立董事应当就股权激励计划向所有的股东征集委托投票权。股东大会应当对股权激励计划内容进行表决,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除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以外,其他股东的投票情况应当单独统计并予以披露。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股权激励计划时,拟为激励对象的股东或者与激励对象存在关联关系的股东,应当回避表决。

  (5)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权激励方案之前可对其进行变更。变更需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股权激励计划之前拟终止实施股权激励的,需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之后终止实施股权激励的,应当由股东大会审议决定。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审议通过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决议,或者股东大会审议未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的,自决议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上市公司不得再次审议股权激励计划。

  (6)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根据股东大会决议,负责实施限制性股票的授予、解除限售和回购以及股票期权的授权、行权和注销。上市公司监事会应当对限制性股票授予日及期权授予日激励对象名单进行核实并发表意见。

  
【知识点】股份支付的概念、主要环节和类型(★)
概念 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主要环节 授予日 股份支付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日期。

可行权日 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

行权日 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

出售日 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类型 权益结算 为获取服务而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结算的交易。

现金结算 为获取服务而承担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

举例 权益结算 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 现金结算 虚拟股票、现金股票增值权 注:业绩股票根据情况可以分类为权益结算或现金结算。


【经典例题】南方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20×9年1月1日,决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的方式主要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业绩股票等方式,公司应当针对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分别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虚拟股票应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应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解析】上述会计处理不恰当。理由:采用虚拟股票激励方式,激励对象可以根据被授予虚拟股票的数量参与公司分红并享受股价升值收益。本质上是奖金延期支付,其资金来源于公司的奖励基金,应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知识点】股份支付确认和计量原则(★★)
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换取职工服务 没等待期 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

有等待期 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经典例题】甲公司系从事信息技术开发的国有控股高科技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5000万股。2×17年7月7日甲公司董事会下设的薪酬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有关问题。提出甲公司实施股票股权激励计划,应按以下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解析】上述会计处理不恰当。理由: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以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

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没等待期 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在授予日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同时计入负债,并在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

有等待期 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负债,并在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


【经典例题】(服务期限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A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向其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股股票期权,这些职员从20×7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用5元每股购买100股A公司股票。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公允价值18元。第一年有20名职员离开A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职员的比例将达到20%;
第二年又有10名职员离开,公司将估计的职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
第三年又有15名职员离开。

  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20×7年1月1日:
  授予日不作账务处理。

  (2)20×7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96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6000
200×(1-20%)×100×18×1/3=96000
(3)20×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108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8000
108000=200×(1-15%)×100×18×2/3-96000
(4)20×9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7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5000
75000=155×100×18-204000
(5)假设全部155名职员都在20×0年12月31日行权,A公司股份面值为1元:
    借:银行存款 (155×100×5)  775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9000    
    贷:股本 
 (155×100×1)15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41000
【经典例题】(非市场业绩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20×7年1月1日,A公司为其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第一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企业净利润增长率达到20%;
第二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企业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长15%;
第三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企业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10%。每份期权在20×7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24元。

  20×7年12月31日,A公司净利润增长了18%,同时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企业预计20×8年将以同样速度增长,因此,预计将于20×8年12月31日可行权。另外,企业预计20×8年12月31日又将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企业。

  20×8年12月31日,A公司净利润仅增长了10%,因此,无法达到可行权状态。另外,实际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预计第三年将有12名管理人员离开企业(等待期延长到三年)。

  20×9年12月31日,企业净利润增长了8%,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2%,因此达到可行权状态。当年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费用和资本公积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年份 计算 当期费用 累计费用 20×7 (100-8-8)×100×24×1/2 100800 100800 20×8 (100-8-10-12)×100×24×2/3-100800 11200 112000 20×9 (100-8-10-8)×100×24-112000 65600 177600
【经典例题】(现金结算股份支付)20×5年初,A公司为其200名中层以上职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职员从20×5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9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A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结算之前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年份 公允价值 支付现金 20×5 14   20×6 15   20×7 18 16 20×8 21 20 20×9   25
第一年有20名职员离开A公司,A公司估计三年中还将有15名职员离开;
第二年又有10名职员离开公司,公司估计还将有10名职员离开;
第三年又有15名职员离开。第三年末,有70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第四年末,有50人行使了股票增值权。第五年末,剩余35人也行使了股票增值权。

  费用和负债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年份 负债计算(1)
支付现金计算(2)
负债(3)
支付现金(4)
当期费用(5)
20×5 (200-35)×100×14×1/3   77000   77000 20×6 (200-40)×100×15×2/3   160000   83000 20×7 (200-45-70)×100×18 70×100×16 153000 112000 105000 20×8 (200-45-70-50)×100×21 50×100×20 73500 100000 20500 20×9 0 35×100×25 0 87500 14000 总额       299500 299500 账务处理如下:
  (1)20×5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77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77000
(2)20×6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8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83000
(3)20×7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10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5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12000
  贷:银行存款          112000
(4)20×8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0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5)20×9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4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87500
  贷:银行存款          87500
【知识点】可行权条件的种类、处理和修改(★★)
  
★企业在确定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应考虑市场条件的影响而不考虑非市场条件的影响;
但市场条件是否得到满足,不影响企业对预计可行权情况的估计,非市场条件是否得到满足,影响企业对预计可行权情况的估计;
对于可行权条件为业绩条件的股份支付,只要职工满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取得的服务。

有利于职工的修改 增加授予权益工具公允价值 企业应按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相应地确认取得服务的增加。

增加授予权益工具的数量 企业应将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

修改可行权条件 企业处理时应当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

不利于职工的修改 减少授予权益工具公允价值 应当继续以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取得服务的金额。

减少授予权益工具的数量 应当将减少部分作为已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取消来进行处理。

修改可行权条件 企业在处理时不应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 取消或结算 (1)将取消或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2)在取消或结算时支付给职工的所有款项均应作为权益的回购处理,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费用。(3)如果向职工授予新的权益工具,用于替代原权益工具的,企业应以与原权益工具条款和条件修改相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未认定为替代权益工具的,作为新授予的股份支付处理。


【经典例题】A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2016年1月1日,公司向其2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这些职员从2016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即可以4元每股购买10万股A公司股票,从而获益。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8.75元。2016年年末有2名职员离开A公司,A公司估计未来有2名职员离开;
2017年末又有1名职员离开公司,公司估计未来没有人员离开公司。

  假定公司2017年12月31日将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由18.75元修改为21元。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计算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相关费用。

  【解析】
2016年年末应确认的费用=(20-2-2)×10×18.75×1/3=1 0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1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000
2017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相关费用=(20-2-1-0)×10×21×2/3-1 000=1 380(万元)
  借:管理费用          1 38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380
【提示】
既包括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20-2-1-0)×10×18.75×2/3-1 000=1 125(万元);

  也包括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1 380-1 125=255(万元)
  【承前例】假定公司2017年12月31日将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由18.75元修改为21元,同时由原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修改为20万份。则2017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相关费用=(20-2-1-0)×20×21×2/3-1 000=3 760(万元)
  借:管理费用          3 76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 760

【知识点】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
企业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回购时 应按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作为库存股处理,同时进行备查登记。

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行权时 企业应转销交付职工的库存股成本和等待期内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累计金额,同时按照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经典例题】20×6年12月20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向10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规定,这些高管人员自20×7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即可于20×9年12月31日无偿获得授予的普通股。甲公司普通股20×6年12月20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20×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

  20×7年2月8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0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200万股,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在等待期内,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开公司。20×9年12月31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13.5元。

  【解析】回购股票时的分录:
  借:库存股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分录:
  借:管理费用           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
职工行权时的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00
  贷:库存股           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知识点】集团股份支付的处理(★★)
(一)结算企业以本身权益工具结算,接受服务的企业没有结算义务,结算企业是接受服务企业的投资者。

结算企业(权益结算)
接受服务企业(权益结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 (合并报表: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子公司)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二)结算企业以接受服务企业的权益工具结算,接受服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结算企业是接受服务企业投资者。

结算企业(现金结算)
接受服务企业(权益结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 (合并报表: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子公司)
  管理费用等(或贷方)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三)接受服务企业具有结算义务,授予的是集团内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四)接受服务企业具有结算义务,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其本身权益工具,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本章经典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是一家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于2017年发布的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为确保新准则的有效执行,该公司于2017年11月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了新准则集中培训。培训结束时,会计人员对自2018年开始可能发生的与金融工具业务相关的会计处理进行讨论交流。部分人员发言要点摘录如下:
  会计人员A:公司的债券业务较多。对于购入的债券,如果公司管理该类债券投资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该类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类债券为目标,且该类债券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以未偿付的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在初始确认时,除非在符合规定条件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否则应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会计人员B:公司持有的除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外的权益工具投资,均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人员C:对公司商品销售形成的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当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会计人员D:公司将来购买的债券如果符合规定的条件,且在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则公司无需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该债券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会计人员E:套期工具通常应是衍生金融工具,但公司对外汇风险进行套期时,可以将非衍生金融资产(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除外)或非衍生金融负债的外汇风险成分指定为套期工具。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1)判断会计人员A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
如存在不当之处,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2)判断会计人员B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
如存在不当之处,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3)判断会计人员C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
如存在不当之处,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4)判断会计人员D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
如存在不当之处,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5)判断会计人员E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
如存在不当之处,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存在不当之处。“应当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说法不当。

  理由: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①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②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的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2)存在不当之处。

  “均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说法不当。

  理由: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收益的金融资产。

  (3)不存在不当之处。

  (4)存在不当之处。

  “无需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该债券投资进行减值测试”的说法不当。

  理由:公司将来购买的债券如果符合规定的条件,且在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该类债券投资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5)不存在不当之处。

推荐访问:讲义 高会 高会讲义010 高途课堂讲义 高一数学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