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网评三篇

【篇一】

近日,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组织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以高质量干部考核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一直以来,干部考核工作都承担着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对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优化干部队伍配置有着基础性指导功效。注重干部考核的“品控”,才能有的放矢提升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注重“原料把控”,突出政治素质考核。严把政治关能鉴证“原料”是否纯净。任何时候,讲政治都是干部考核的标准线,是放在首位的硬性要求。加大加深对干部政治素质的测评,就要督促广大干部毫不动摇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建立“多维一体”的政治素质考评体系,聚焦干部个人在理想信念和思维动向上是否做到了**帜鲜明讲政治,明细履职尽责、工作推进等方面是否有实际作为,精察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等方面的作风和表现是否到位,让政治素质考察在常态化、制度化中落细落实。此外,还要善于使用专项斗争考核,及时发现并清除干部队伍中可能存在的“两面人”等政治隐患,积极引导干部恪守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注重“成品检测”,完善考核方法手段。唯有检测方能知质地。干部考核力求考准考实,务必要遵从精准有效、简便易行的原则,促推考核方式方法创新务实。要警惕考核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加强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力求将功夫下在平常,通过日常调研、参加民主生活会、教育督导、巡察等机会,采用谈心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做到经常性、近距离、无障碍地接触干部,要从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对策的可行性、对待群众的感情、对功名利禄的态度等方面综合考察和分析研判,从一言一行中全方位了解干部的思想和行为状况。要盯紧关键时刻,注重在重大任务和斗争一线中识别干部,做到细致甚微、以事察人。要秉持新发展理念,创新拓展考评方式,结合现实听取与网络评议等方式,让干部的成长轨迹映射在“用事实说话”中,以此得出客观全面精准的评价。

注重“质量跟踪”,推动形成正确导向。干部考核并非顺风推浪,不是单向拉伸的简单工序,而是要注重“跟踪与反馈”,从而形成区分优劣、奖优罚劣的良性机制。通过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将考核结果运用在精准选人用人上,体现在严管厚爱结合与激励约束并重之中,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打气。尤其要重视和加强考核运用力度,确保考核运用刚性化,让素质上佳、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的干部有为且有位。要逗硬结果运用,将考评结果与涉及干部个人的评优评先、外派培训、提拔任用、追责问责等多方面挂钩,作为理性使用和科学管理干部的依据。要在拓宽激励渠道的同时推动整改提升,明确考评等级,对考核优秀的干部进行通报表彰,对存在问题的干部及时反馈结果、严正指明问题、认真剖析原因、限期进行整改,切实发挥选人用人的指挥棒作用。

【篇二】

立政之道,察吏为先。近日,在组织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强调,要坚持精准科学、客观公正,强化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加强综合分析研判,确保考准考实。各地要考在日常、考准实绩、考出导向,以高质量考核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

考在日常,以第一视角拍出干部“素颜照”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考察识别干部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下足寸功、察在经常。改变“不换届不考核、不提拔不考核、不年底不考核”的集中、短期“算总账”方式,注重开展日常考核,在“月记录”“季评比”中更近距离、全方位对干部作出客观、公正评价。要善于“知事识人”,既看过去又看现在,既看日常又看关键。多关注干部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关键时刻的实际表现,将单一、静态的“纸面考”搬到工作一线,开展“列席听、现场看、坐下谈、多方评”的“动态考”,实现间接到直接、被动到主动、远处到近处的多维度转换,在信息的累积、叠加、衔接、印证中,以第一视角拍出干部“素颜照”。

考准实绩,以全景视角拍出干部“全身照”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考核干部不仅要“近”更要“准”,决不能一张纸面考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口锅子煮到底,要多考虑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差异性、可比性、公平性,科学合理设定分级分类考核机制。可根据工作性质,划分为“党群综合、社会发展、经济管理、监督执法”等类别,并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设立专项考核。跳出“打勾划叉”的框框,将判断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性格、潜力等指标因素进行具体量化。同时,引入自我评价、自我需求和他人评价,以最满意的和最不满意的几件事进行自我评定,并在自我需求中,掌握干部未来努力方向,在他人评价中,从“他主管的、他负责的、他帮扶的、他包保的”入手,在大事难事中看担当、在逆境顺境中看胸襟、在临喜临怒中看涵养、在群行群止中看识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全景视角拍出干部“全身照”。

考出导向,以高清视角晒出干部“成绩照”

考核的目的不仅在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区分优劣,还要坚持激励和培养导向,形成“争先恐后干事业、奋起直追找差距”的良好氛围。不光要注重“两头”等次,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给予褒奖,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给予惩戒,还要注重“中间”等次,要对有发展潜力的干部给与奖励激励,对后进边缘干部给与支持鼓励,让“中间”等次干部在职级晋升、专业培训、素质提升中,感受到关心关爱,自觉做到“知己不足而后进”。要最大化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效果,适当公开和反馈考核结果。以谈心谈话、鼓励激励为承接,既“给压力”又“递梯子”,既“帮解困”又“搭舞台”,全力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高清视角晒出干部“成绩照”,推动干部撸起袖子、翻篇归零再出发。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组织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务实高效、简便易行,不断提高干部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各级各地要树立干部考核鲜明导向,改进考核方式,强化考核结果作用,切实立好干部“标尺”,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立足岗位、担当作为。

树牢“实绩为上、抓在日常”的考核导向。考核干部不能一好百好、说行就行,要避免“一刀切”的盲目和“一锅煮”的草率,做到以成效说话、请群众阅卷、让实绩挂帅,依法循章,避免形式主义繁衍滋生。“实绩为上”就是要把握好客观公正的尺度,掌握好因事择人的精度,不以资历排先后,不在纸上论英雄,避免围着“论资排辈”和“白纸黑字”转而失去干部考核的“精准焦距”。“抓在日常”就是要拉近空间距离,拉长时间轴线,让考核融入日常、见于平常、抓在经常,看干部的一贯表现而非一时表现,重干部的平常之功而非一事之劳,破除走过场式的“假把式”和“不提拔不考核、不换届不考核、不到年底不考核”的老把式,通过征求意见、谈心谈话、走访调研、民主测评等方式察德辨才,给予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和成长空间。

坚持“高标严管、定量定性”的考核方式。“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核真”要注重方式方法,考核方式要细化、量化、精准化、多元化,从而增强考核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宽松不一的考核方式考不准干部的言行作为,权重失衡的考核方式也考不准干部的整体素质。要坚持“高标严管”和“定量定性”一体推进。定量需全面真实,参与测评对象的量是保证信息来源量的前提,故参与测评和谈话的对象要注重扩面与分层,注重听取服务对象对于考核者“德、能、勤、绩、廉”的评价,在贯彻群众路线中保障干部考核工作的有力落实。定性分析需理性客观,按照干部考核的标准与原则过滤筛选、去伪存真,以实地考察调研和多数群众的客观评价为定性依据,既看点评也看综评,既看显绩也重潜绩,既看共性指标也看个性指标,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中将干部外与内、人与事、言与行考准考实。干部的考核与识别既要高标准、严要求,也要将定量和定性充分结合,方能为干部精准“画像”,做到科学选人、准确用人。

建优“奖优罚劣、有为有位”的考核机制。干部考核的根本目的是培育人才以壮筋骨,用好考核“指挥棒”和“监督器”作用,形成公平公正的考核风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用好干部考核“放大镜”,既关注干部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表现,也注重在急难险重之际将敢闯敢冒的干部验出来、选上来、用起来,充分发挥考核“选对一人,激励一片”的“风向标”作用;
要用好干部考核“显微镜”,让不愿干、干得少、干得差的干部“浮出水面”,实行负向激励措施倒逼干部履职尽责,既形成推力也传导压力,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局面,让为官有为的干部受表彰、得实惠、有动力,让为官不为的干部丢面子、卷摊子、丢位子,最大限度地激发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考核“硬杠杠”锤炼出不怕红炉火、敢在火里炼的真金,提升干部队伍建设实效。

干部考核,是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所需,也是事业发展所需。各级各地要切实按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要求,精准制定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立好干部考核标尺,发挥好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不断引导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推动改革发展事业进步。

推荐访问:工作条例 电视电话会议 考核 党政领导干部 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