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新班工作五个“第一”

  班主任新班工作五个“第一”

  作为班主任,每当我们送走一届学生时心里总会感到非常的轻松,欢乐也罢,怨诽也好,那根因为他们而好长时间都紧绷着的弦终于可以“松懈松懈”了。可是当短短的两个月假期弹指挥去,回过头来接新一届学生时我们心里总会犯“怵”:这又是一个折磨人的“轮回”,又得一番斗智斗勇的煎熬。这或许是当下大多数班主任心头挥之不去的精神负担。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老师都坚“辞”班主任,乐得一身轻松,于是不少学校都苦于班主任“资源稀缺”。其实,实践告诉我们,当一个班级一切就绪,运行良好有序时,班主任也并不是整天阴霾重重,愁眉苦脸的;相反,他们轻松、快乐、充实。当然,这首先需要班级管理尽快入轨。如何让班级管理尽快入轨,值得动一番脑筋。我的经验是,做好五个“第一”。

  第一天报到,让家长站在外面

  新学期报到是老师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此时学生留给老师的印象是全新的,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定格在老师的脑海中,所以此时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天绝大部分学生是由家长领着与老师见面的,有关学生的信息来源很可能是家长作为第三人的“旁白”。事实证明,这样的“旁白”有着很大的溢美成分。

  首先,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给老师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其“旁白”一定程度上并不客观。其次,家长的陈述总是遮掩了孩子消极的一面,窄化了老师对孩子的认识。第三,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是来“考察”老师的,希望老师对其孩子怎样怎样。这往往让“报到”走过场,流于形式,类似于快节奏的“见面会”。鉴于此,报到这天,我会在教室门外贴上“请家长止步”的字条,让家长站在教室的外面,从而创造直接与学生面对面的机会。

  接下来我往往采取“望”、“问”、“闻”、“切”的方法对学生作一个较为准确的大致了解。“望”,就是观察,观察学生独自走进教室、走近老师的言行举止,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神态,特别是认真“阅读”学生的眼睛;“问”,就是询问学生一些基本问题,比如,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爱好,最喜欢什么等等;“闻”,就是细心地听听学生之间谈论,了解他们对什么较感兴趣;“切”,就是通过以上三步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形成对学生最初的综合印象。以往的事实表明,这样获得的“印象”往往要比家长的“旁白”准确得多,有用得多,为班级干部人选的确定、合作小组的建立以及班级座位的编排等提供了较有参考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自然为班级的管理入轨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一次班会:让学生认识“聪明”

  绝大部分老师的第一次班会课为了让学生互相熟悉都会设计自我介绍这样一个环节。对这样的做法,我无可厚非,但从不赞同。孩子之间自有他们的交流方法,不出一两天相互之间自然熟悉,而且一节课的时间用来给一个班的学生作自我介绍并不充裕,即便每个人都作了自我介绍,蜻蜒点水式的叙述也并不能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之间不会因此而熟悉起来。我的第一次班会课常常是用来纠正学生的一个认识——什么是聪明?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区域性名校,在一定范围内相当有名,应该说凭能力考进来的学生都是佼佼者,世俗的说法是“都很聪明”。我们应该知道,这种“聪明”仅仅是头脑灵活的简单等同。稍作分析不难发现,“聪”的含义是智力强,指的是先天的资质,“明”的含义是能够看清事物,指的是后天形成的判识能力。如此,我们又进一步地明确,世俗所谓的“聪明”往往指的是先天的资质,重心在“聪”而忽略了“明”,而历史上、现实中又有多少成就非凡者、品行卓越者是因为“先天的资质”而获得成功的呢?所以,我的第一节班会课要颠覆学生对“聪明”的已有理解,使他们认知的重心由“聪”向“明”华丽转身,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后天努力的重要作用。

  班会课上,我首先会“不怀好意”地问学生:有没有同学认为自己不聪明,或者说有点笨的?这种问法自然不会激起学生的共鸣,尤其是在新的班集体刚刚组建,同学之间还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哪个小孩愿意自曝家丑呢?这个提问仅仅是为了将学生“拖”进老师预设的圈子——对“聪明”的讨论中来。第二步,我自然会问:既然大家都很聪明,那么有没有同学能告诉老师“聪明”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不外乎“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博闻强记”之类。第三步,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肯定后,会抛出令学生大感意外的话题:大家的回答老师都不太满意,你们知道老师理解的“聪明”指什么吗?在同学们的纳闷狐疑中,我会说,老师认为真正的“聪明”应该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聪明的人”是一个勤奋、踏实、严谨、进取的人;是一个充满信心,更有恒心,拥有耐力,更具毅力的人;他首先是一个品行非常优秀的人,其次才是一个头脑非常灵活的人。俗语“聪明反被聪明误”中的“聪明”就是同学们所说的“聪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聪明”,这样的人很少能成大器,往往贻误自身。真正的“聪明”应当是

推荐访问:班主 工作 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