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员工借、冒、假名贷款专项整治工作

  深入开展员工借、冒、假名贷款专项整治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规范信贷操作行为,防止经济案件的发生,福建省浦城县农村信用联社根据省联社和省银监局的相关文件精神,从2007年2月底开始,深入开展了借、冒、假名贷款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该联社的主要做法有:

  一、积极动员,认识充分

  鉴于本次借、冒、假名贷款专项整治工作时间短,任务重,联社于2月27和3月10日专门召开了2次全县信用社主任及信贷员会议,认真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对借、冒、假名贷款专项整治的有关文件,并传达了省联社借、冒、假名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联社理事长、主任、监事长分别在会上做了动员部署,会后联社班子成员组成四个小组,分别带队到各信用社网点进行了再动员,把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到社到人。

  据统计,全县农村信用社共召开了动员大会41次,参加人员达482人次,通过学习,全县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认识到借、冒、假名贷款已成为当前制约贷款清收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借、冒、假名贷款专项整治活动,可以查找信贷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和办法,杜绝借、冒、假名贷款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促进业务健康发展。在借、冒、假名贷款专项整治工作中,联社刊登简报3期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19个,设立了举报箱19个,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为确保自查自纠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联社结合实际制订了《浦城县农村信用社员工借、冒、假名贷款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督导各信用社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根据方案的要求,成立了由理事长任组长,主任和监事长任副组长,信贷、风险、财务、稽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借、冒、假名贷款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察稽核部,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一是强化责任,签订责任状。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联社与各信用社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各自职责;二是要求各信用社组织辖内员工对自己经办的所有贷款逐笔进行自查,并撰写自查报告,阐述清楚自己有没有借、冒、假名贷款,有多少笔,多少金额,打算怎么进行整改。

  并将自查情况进行汇总,形成自查报告,上报联社稽核监察部备案。对自查出的问题,要求各信用社落实好责任人,限期全面纠正和加以整改;三是层层签订承诺书。要求各信用社自查自纠结束后,要层层签订承诺书,承诺借、冒、假名贷款已全部自查出来,保证今后不再发放借、冒、假名贷款;四是要求各信用社由包片信贷员进行交叉检查核对,主任全力配合。

  富岭社是浦城县规模较大的一个信用社,该社主任李青不论晴天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能找到贷户,都积极配合其他信贷员交叉核对。在核对信贷员江祖元的包片贷款时,发现江祖元有段时间经常不能按时参加核对,便及时将“可疑”情况上报了联社,联社了解情况后立即要求江祖元积极配合自查组进行核对,后经查江祖元年龄偏大,因工作太劳累导致身体不适,有时才未能按时参加贷款核对,其本人并不存在借、冒、假名贷款现象;五是要求各信用社在进行贷款外核工作的同时,做好“三结合”,即:贷款外核与到期贷款清收相结合,贷款外核与利息催收相结合,贷款外核与发放到逾期催收单,延续贷款诉讼时效相结合。

  三、措施得力,成效明显

  为做好自查自纠工作,联社抽调了监察稽核部、业务部、财务部人员和基层社主办会计、信贷员共计16人,组成四个检查小组,于4月2日至4月27日,历时22天,投入285个工作日,进行了全县农村信用社员工借、冒、假名贷款自查自纠。

  为提高工作效率,联社要求检查小组成员自身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去开展工作,绝不允许发现问题碍于情面隐瞒不报的情况出现。检查小组在对外逐笔核对贷款的过程中,针对许多农户不在家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早出晚归吃饭时间找人”的办法,积极行动。截止10月底,联社共检查贷款3600笔,金额26900万元,占联社贷款余额的64.52%,其中外对贷款308笔,金额2790.5万元,占检查贷款金额的10.37%。

  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全县农村信用社共发现员工借名贷款的有7笔,金额5.31万;大额贷款未开立个人结算帐户的有10个社,70笔;贷款利息从他人结算帐户中扣划的有7个社,82户;发放异地小额贷款(均已形成呆滞)的有5个社,46笔,金额26.54万元;跨区域以夫妻互保方式贷款的有2笔,金额1.2万元。

  如官路社员工兰启汉借用徐德娇等7人名义贷款7笔,金额5.31万元,其中信用贷款3笔,金额1.61万元,担保贷款4笔,金额3.7万元。这7笔贷款现均已失去诉讼时效,归属可疑贷款,其借款人及贷款使用人均已下落不明,亦不承担清偿责任。

  四、落实措施,限期整改

  联社对照这次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要求各信用社对跨地区贷款、化整为零垒大户贷款、程序不合规贷款等违规贷款一律限期收回;对内部职工保证担保超过额度的贷款、担保不合规的贷款、额度过大的信用贷款等违规贷款必须按要求补足担保手续,不能补足担保手续的贷款一律限期收回;对合同约定条款执行不到位、贷后检查催收不力、管理流于形式的贷款加强贷后管理和检查,保证贷款的按期回笼。

  为督促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联社于7月4日—8月8日,抽调了稽核监察部人员,历时24天,投入84个工作日,开展借名、冒名、假名贷款复稽检查工作。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联社已责成相关信用社和责任人积极采取措施,限期落实整改。如:鉴于官路社职工兰启汉一时没有经济能力归还总共7笔借名贷款,在责令责任人做出书面还款计划的同时,扣罚责任人2006年度专项奖金用于归还责任贷款,且从5月份起每月扣罚责任人300元工资用于还款。通过努力,目前已收回了借名贷款1笔,金额6000元。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从这次对借、冒、假名贷款的专项整治特别是对外核对检查情况,该联社发现了如下问题:

  1、部分贷款借新还旧情况十分普遍,有的多次转贷,造成贷户偿还能力差,加大了贷款风险。石陂社因前任主任信贷管理不严,造成1246科目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借新还旧情况普遍,且不少属于借名贷款,如贷户刘某于2001年用本人名字贷款3000元,同时又借用他人名字贷款6000元,用于种植柰果,因技术和销路原因导致亏损,果园荒废,几年来只能偿还利息,本金全靠转贷。

  2、农村信用环境较差,贷户还款意识淡薄,造成逾期贷款现象时有发生。浦城县盘亭乡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该乡资源匮乏,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且信用观念差,加上过去行政干预严重,造成当地信用社大量贷款形成逾期。贷户李某响应乡政府号召于2002年大面积种姜,因销路不畅造成大部分姜积压腐烂,血本无归,从而根本无力偿还5000元贷款。

  3、到、逾期贷款催收通知单无法送到贷户本人手中。浦城县在上海等地打工经商的农民多达5.6万,许多贷户贷款以后便下落不明,难以找到,贷款催收通知单也就无法及时送达。富岭镇是全县外出打工经商最多的乡镇,该镇圆盘村近几年以来更是先后有74%的农民到上海打工经商,贷户黄某2002年在信用社贷款6000元用于种植香菇,后因经营不善亏损,全家均到上海去打工,几年来从未回过家,当地信用社因此根本无法将贷款催收通知单送到黄某手中。

  对于以上出现的问题,为有效防范借、冒、假贷款的发生,浦城县联社计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实行交叉回访及排查制度。一是做好大额贷款的回访工作。按季对辖内最大十户贷款户进行定期回访,按规定的时间要求做好其它大额贷款回访工作,并作好记录;二是做好小额贷款的交叉回访工作。对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每年至少要组织包片信贷员进行一次交叉回访。

  通过交叉回访,及时发现、处理借、冒、假名贷款的问题;三是重点排查与别人合伙经商办企业的内部人员、明显收入与支出不匹配的内部人员、经常与贷款户保持不清不白关系的内部人员、有赌博等不良行为的内部人员经手发放的贷款;四是对涉嫌借、冒、假名的贷款进行排查,主要排查以下几类贷款:①同一时间、相同金额办理的多笔贷款;②同一时期,相同金额,一人归还多笔利息的贷款;③贷款发放后未付利息或只付少部分利息的贷款;④借据上签名笔迹基本相同的贷款;⑤多笔信贷资金转入同一账户的贷款;⑥内部员工直接领取现金的贷款;⑦柜台外办理的贷款。

  2、实行贷后检查、贷款监测。一是加强贷后管理。各信用社对小额贷款每年进行一次贷后检查,大额贷款按季、按月进行贷后检查,贷款到期前下达贷款催收通知书,要求借款人和担保人签字。二是建立贷款监测制度。按贷款额度大小,按月监测贷款的到逾期情况,对到逾期贷款进行督办,责令贷款责任人限期收回贷款。

  3、实行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对于信用社信贷人员,在同一岗位连续工作满3年的,予以轮岗,对于没有轮岗的信贷人员所管理贷款对象每年进行调整,调整面不低于30%。同时按信贷人员的工龄,每年实行强制休假,通过轮岗和强制休假,及时发现和查处借、冒、假名贷款等违规行为。

  4、实行信贷人员离任审计制度。信贷人员及信贷管理人员调离原信贷岗位时,由稽核部门进行信贷责任离任认定审计,确认其经手调查、审查、审批的贷款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审计结论不合格不得调离原岗位。通过实行信贷人员离任审计制度,划清贷款责任,发现借、冒、假名贷款及时进行处理。

  5、实行有奖举报制度。联社和各信用社将继续公布举报电话和设立举报箱,鼓励信用社内部人员和社会人员对信用社借、冒、假名贷款行为进行举报,及时进行查处,经查实的对有功人员予以奖励并为其保密,同时计划在全县农村信用社聘请社会监督员27人,以加大监督力度。

推荐访问:假名 深入开展 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