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与学校课程专题教育范文(通用4篇)

学校(英语:School),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地方与学校课程专题教育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地方与学校课程专题教育4篇

【篇1】地方与学校课程专题教育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3年11月20日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

一、对题目名称解读:

教育目的是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教育工作中占着重要的位置。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教育目的去计划自己的工作,受教育者要以教育目的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社会各界应按照教育目的的来检查教育部门的工作。教育目的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和学校的各项工作来落实。

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教学工作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要通过教学来进行。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而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课程是人才培养蓝图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基础,它规定了学校教什么和学什么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课程及其顺序构成了学生达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所应学习的基本内容体系。

二、研究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职业的变化、技能的发展等愈发加快,“知识技能的获得”这种单一化目标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变革的要求,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显示其对于未来公民的重要发展意义。越来越多的课程学者开始从培养“整体的人”这一视角深度勾画人才培养的目标框架,并进而从课程结构、课程组织等诸多方面对如何培养完整的人、如何解决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相互割裂的痼疾等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建议。

课程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与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它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整体价值取向与理想诉求。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结合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或者学生自己选择的各种学习经验,是教与学各种活动的总体及其过程。课程作为教师与学生关系中最重要的媒介,是实现国家教育目的的核心。

三、文献综述

建国以后,在教育目的方面曾经历了几个阶段,有过几种表述。

第一阶段:解放初至1956年

《共同纲领》里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在这个阶段里,教育以为建设事业服务,学校以培养建设人才为目的。受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曾把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其着重点在于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这一阶段,我国经历了两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年-1952年)确定的方针是“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这次改革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

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改变第一次课程改革中的结构单一、学生掌握知识片面性等问题,我国又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年-1957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有计划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教师编写专门的教师参考用书等。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把“全面发展”理解为“门门功课都五分”。学生为追求“门门五分”影响了个性特长的发挥。为纠正这个偏向,一些同志主张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是全面发展的又是有特长的。这就涉及到要不要修改教育目的的问题,在教育界引起了争论。

第二阶段:1957年至1966年

1957年,毛泽东系统地阐述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发行完成以后的全国形势和面临任务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随着1957年我国教育目的的转变,教育部又进行了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经历了调整时期、大跃进时期及调整与反思时期。调整时期强调知识教学和劳动教学有机地结合;大跃进时期改革的主题是缩短学制年限、精简课程;调整与反思时期主要对上个时期的教育改革进行相应调整,制定并颁布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起草并编写了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

这个阶段的课程改革主要受苏联教育与教学的影响,模仿痕迹明显;由国家控制课程管理与编制,统一科目与内容,课程结构单一;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全国统一的课程内容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

教育目的仍用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提法,但实际上已作了实质性的修正。

“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是被改造的对象,颠倒了理论是非,教育界讳言教育负有培养知识分子、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任务。

第四次“文革”时期课程改革(1963年-1976年)“文革”前期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改变教材内容过深、过难问题,196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第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强调了“双基”,并适当反映了科技新成就。随后“文革”爆发,课程改革停止,革命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课程。

第四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段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有三次,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拨乱反正、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与教育体制改革三个方面。

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年)、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年~1985年)、第七次课程改革(1986年~1996年)。这个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视野扩大,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开始注重地区差异,废除了课程行政管理“集权制”的领导地位,确立了“一纲多本”课程改革方略。这一时期课程改革仍然以学科中心课程为主,课程内容偏深、偏难、偏重。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世纪教育创新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96年至今)。与世界教育接轨后,中国学生在国际性大赛中智力表现成绩突出,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近二十年的经济与政治的改革,需要的社会人才的质量与规格也发生了最大的变化,教育学者开始思考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这一时期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相结合、课程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教育,尤其学校教育,以其培养人才作为其根本使命。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与质量,以教育目的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基本依据。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从培养劳动者到建设者、接班人,从有文化有觉悟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与我国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与规格相一致。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都来源于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等发展与需要,同时为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等发展服务。从我国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中,不难发现我国的课程改革一直与教育目的的变化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相连。一次又一次的课程改革都是一步一步地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为我国经济与政治人才培养做出重要的贡献。

因此,研究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落实教育目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核心概念界定

教育目的:一般来讲,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与要求。具体来讲,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预期结果,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是一种教育理想,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本研究所指的即是广义的课程。

六、研究内容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从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到实际的课堂教育目标,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化。这一系列转化:从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培养目标,到课程工作者所要明确的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工作者要考虑的教学目标。当然,这种转化不是一种简单的推演,而是在对学生、社会、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明智抉择。

(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它普遍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只能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在实现同一教育目的上,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会有不同的做法。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各学科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之外,也不能否认是由于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目的理解上的差异造成的。所以,为了确保教育目的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就需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化,即要明确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在国家总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内容及应达到的规格所提出的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定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或人才的方向、途径、具体规格和各种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一般,小学,应以开发孩子智力,启迪、诱导学生思想、思维为主;中学,应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主;大学,更应凸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学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就要求我们所要培养的人,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结构、品德结构和审美结构,而且还要求他们意志坚强、发展全面,能够独立地控制管理自己的生命活动和行为,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在当代这个迅速变化着的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自觉地使自己的活动服从于社会共同的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才能。因此,我们所培养的人,就必须同时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素养、智识素养、身心素养和美育素养和劳动素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依据教育目的制定。两者关系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但培养目标通常不涉及具体的学习领域。因此,为了使课程编制工作切实有效,我们还必须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即要确定课程目标。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课程开发活动的起点和核心,它试图解答“学校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学校教育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一关键问题。

1.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

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①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②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③预测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性规划;④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与教育目的不同。

2. 课程组织

确定课程目标后,就要制定课程计划与课程组织。理想的课程要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如以社会、学科、学生三个基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则素质是这三角形的核心。要从社会需要中抽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据此设计课程。

课程方案要对培养目标作详细的分析,力求内容实在,文字简明,体现有继承、有发展、有层次、可操作的特点。新的课程要把课内外的教学与活动统一起来,把综合基础同个性特长统一起来。在课程组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2)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3)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全面发展的教育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修改特长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人的发展既应是全面的、和谐的,又应有鲜明个性。唯其如此,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多方面的需要。

因此,在课程组织时注意:

(1)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平衡

必修课是学生将来升学和就业都必须具备的文化。选修课是根据自己意愿选学的学科,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结构中,可选择的课程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平衡

分科课程是我国课程的传统,其优点是同各门科学比较吻合,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缺点是容易造成学科间的分隔,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发展。综合课则正好相反。如能把两者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加理想。

从人的认识发展规律来看,认识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趋于更为高级的综合。分科课程同综合课程的结构应根据教育的层次以及学校的性质来决定。

(3)学术性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的平衡

3.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在评价的方法上:

(1)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

(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

(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

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作“常模参照评价”,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

个人内差异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学科之间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以及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

(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绝对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的要求或“达标”的程度所作出的评价,也被称为“标准参照评价”。这种评价过于重视统一性,忽视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我们提倡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促进所有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的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①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②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③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七、研究方法及步骤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

研究步骤:①收集资料;②整理综述;③梳理反思;④提出观点。

八、研究存在的不足

1. 查阅资料不够丰富,内容不翔实;

2. 学术水平有限,研究不够深入;

3. 对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金一鸣. 教育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秋慧,韩彬彬,谢茜萍. 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基于系统论的视 角[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9):87-92.

[3] 彭曙耀,我们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J]. 教育教学论坛,2010,(12):191.

[4] 曹悦群,侯伟新.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计划的特点浅析[J].现代营销,2013,142-143.

[5] 王桂艳.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及启示[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1,28(5):13-15.

[6] 梁鉴元,姜凤玉.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意见[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20(20):25.

[7] 宁连华,吕林海.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审思与展望———基于历史定位、所获成绩与存在问题的探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57-62.

【篇2】地方与学校课程专题教育

我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认识

(结合我校地校课程的开展情况)

开发区黄浦江路小学 袁明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当前,我国已由国家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过渡到了以国家课程为主,兼重地方

课程、学校课程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

地方课程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课程资源所开发形成的实践性课程,地方课程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组成国家的

课程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比如,我校现在正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蓝色的家园》是依据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山东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以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要线索,以山东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背景,把自然科学、社会经济、民族文化领域相融合,共同构成了课程的体系。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了解开设地方课程的重大意义;其次应该懂得如何利用宝贵的地方课程资源使学生受益。

(一)开设地方课程的目的意义——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因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恰恰能肩负起民族复兴、文化重振这一重任。试看中国文化最繁荣、最有创造力的时代,无不是地方文化勃兴、自由发展和百家争鸣的时期。几乎所有的中外学者都认为春秋战国的先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先河和原创,几乎没有一个专家不认为正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地方文化的复兴与互融,才孕育了大唐文化的辉煌和颠峰……其实,翻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地方文化的崛起在中华大文化的复萌中所发挥的超强创造力和整合力,地方文化正是中华文明持续发展、推陈出新的推动力和孵化器。

     中国文化的底根在地方,国家倡导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给地方文化的勃兴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天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积极投身于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去,为民族精神的复兴,民族文化的繁荣倾智尽力。

(二)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让学生真正受益

比如我们的地方课程《蓝色的家园》,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山东沿海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充分考虑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引导他们在“观察”、“记录”“实验”、“实地考察”、“访谈”“搜集资料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更好的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从小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另外,从丰富的地方资源中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扩大学习的空间,满足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利用具体、可感的乡土资源,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中小学

我校的校本课程是《神奇的线》和《快乐哆唻咪》,其中《神奇的线》被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并于2007年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优秀校本课程资源,在参与探索和研究我校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也对校本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我认为只有做到以下两个方面,才会使校本课程成为优秀的课程资源并使学生真正受益。

(一)了解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对课程的价值取向和实施过程起决定作用。课程目标的构建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为突破口,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有机地整合,期望达到有助于学生对国家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多元智能的培养。期望达到有助于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 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二)严格认真实施校本课程的研发操作过程

1、认真组织实施,加强课程管理。

首先确立实施策略,找准发展目标。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确立了“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重在开发”的策略。“针对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校本课程。“面向课程”,就是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凸显个性”,就是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重在开发”,就是注重推“陈”出新,借鉴出新,改造出新,发展出新,努力推进选修活动课程化;校园活动目标化;隐性课程显性化;实践研究系列化。

2、建立界面组织,保证课程的研发工作。

建立起良好的课程决策和课程研究的两个界面组织。第一个组织是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职责是确立目标、建立制度、落实教师、安排课时、确定场地、加强与社会家长的沟通协调和实施评价;第二个组织是在选定课题的基础上,由美术教师组成,其职责是制订方案、明确分工、相互研讨、合作教学、编写教材、评估学生等。其中,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以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各方面的需要。

只有做到严格认真实施校本课程的研发操作过程,才会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有益于学生的优秀课程资源。

我认为今后的教育方向应是:以新课改为契机,重启传统文化,再兴地方文化,积极吸纳当代先进文化。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我们切实永真的教育理想。而只有让地校课程全面有效的在各个地方落实开展才能实现这一理想。

【篇3】地方与学校课程专题教育

第一章 地球上的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矿产资源、金属资源、石化燃料资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矿产资源、金属资源、石化燃料资源的有限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矿产资源、金属资源和化石燃料资源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矿产资源教学

1.矿产资源的定义。

2.矿产资源的种类。

3.矿产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4.怎样保护矿产资源?

三、金属资源教学

1.金属资源的定义?

2.金属资源的种类。

3.金属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4.怎样保护金属资源?

四、化石燃料资源教学

1.化石燃料的定义。

2.化石燃料的种类。

3.化石燃料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4.怎么保护化石燃料?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 地球上的资源

矿产资源 金属资源 化石燃料资源

第二章 当前的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沙漠化形成的原因,肥料污染对生物的危害,生物入侵对地全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沙漠化的形成原因,肥料污染,生物入侵对全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生物入侵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二、教学沙漠化与天然植被破坏

1.什么是沙漠化?

2.造成沙漠化的原因。

3.我国沙漠化的现状。

4.我国荒漠化类型。

5.如何防止沙漠化。

三、教学肥料污染危害生物

1.化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化肥污染的后果。

3.施肥与土壤板结。

4.如何科学施肥。

四、教学生物入侵影响全球

1.什么是生物入侵?

2.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

3.我国有意引种的目的有哪些?

4.学生自学“知识链接”,谈体会。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二章 当前的环境问题

沙漠化与天然植被破坏

肥料污染危害生物

生物入侵影响全球

第三章 我们离不开的能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核聚变能,什么是波力发电,什么是煤层气。

过程与方法:以教材为主,借助实例来节将课文内容,让学生掌握核聚变能,波力发电,煤层气等的基本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核聚变能、波力发电、煤层气。

教学难点:核聚变能的反应过程。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二、教学“小小核子大能量——核聚变能”

1.什么是核聚变能?

2.核聚变能的反应过程。

3.核聚变能产生的能量。

4核聚变能的未来发展。

三、教学“奇妙的波力发电”

1.什么是波力发电?

2.波力怎么发电?

3.波力发电的过程。

四、教学“‘脾气’暴躁的煤层气”

1.什么是煤层气?

2.煤层气的化学成分。

3.煤层气的利用。

五、课堂总结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 我们离不开的能源

小小核子大能量——核聚变能

奇妙的波力发电

“脾气”暴躁的煤层气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环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家庭消毒的正确方法,掌握正确处理厨房油烟的方法,掌握合理使用电风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讲解,让学生逐一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必备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必备技能。

教学重点:家庭消毒的正确方法,厨房油烟的处理方法,合理使用电风扇的方法。

教学难点:家庭消毒的正确方法。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二、教学“家庭消毒的正确方法”

1.家庭消毒的重要性。

2.家庭消毒的原则。

3.如何选用消毒剂?

4.家庭消毒的方法。

5.教学“低碳环保献一计”。

三、教学“厨房油烟,看不见的健康杀手”

1.厨房油烟产生的原因。

2.厨房油烟产生的污染。

3.减少厨房油烟的方法。

四、教学“合理使用电风扇”

1.每年使用电风扇前给转动部分注油。

2.电风扇应放置在室内阴凉处。

3.预防扇叶变形。

4.启动电风扇时用快挡。

5.启动后尽量用慢挡。

6.电风扇与空调搭配使用。

7.避免超期服役。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环保

家庭消毒的正确方法

厨房油烟,看不见的健康杀手

合理使用电风扇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环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野生动物不能吃的原因,掌握家庭用水的循环使用方法以及日常节电中的误区。
过程与方法: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依托进行讲解,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意识。

教学重点:野生动物不能吃,家庭用水的循环使用,日常节电中的误区。

教学难点:保护野生动,日常节电中的误区。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二、教学“为什么不能吃野生动物”

1.吃野生动物的后果。

2.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

3.怎么保护野生动物。

三、教学“家庭用水的循环利用”

1.家庭用水的范围。

2.家庭用水的分级问题。

3.家庭用水循环利用举例。

四、教学“日常节电中的误区”

1.为什么要节约用电?

2.家庭中节约用电的误区有哪些?

3.怎样正确节约用电?

4.学生自学“知识链接”,然后谈体会。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环保

为什么不能吃野生动物

家庭用水的循环使用

日常节电中的误区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环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环保出行的重要意义,保护森林的具体做法以及燃烟花爆竹的危害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以生活实例为主,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做生活的环保小卫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生活中的环保小卫士。

教学重点:环保出行;少寄贺卡,保护森林;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教学难点:环保出行的重要意义;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二、教学“环保出行”

1.环保出行的重要意义。

2.怎么做到环保出行。

三、教学“少寄贺卡,保护森林”

1.什么是贺卡?

2.贺卡是怎样制作的?

3.少寄贺卡的重要意义。

4.保护森林的其他方法。

四、教学“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1.烟花爆竹燃放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意义。

3用什么来取代过年燃放烟花爆竹?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环保

环保出行

少寄贺卡,保护森林

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毒品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从而珍惜宝贵的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过程与方法:激发同学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同学以后对有关毒品的言行等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认识,自觉抵制毒品危害。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毒品。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今天我们来学习毒品的有关知识。

二、新授课

1.毒品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师介绍相关毒品及危害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则可导致死亡。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毒品的概念

毒品的危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自觉抵制毒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生共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新授课

1.什么是毒瘾?

毒瘾是指人的心理和生理对毒品产生的强烈的依赖性。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1)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这是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效应,毒品使用者处于一种追求使用毒品的强烈欲念下有一种渴求,这种欲念强迫吸毒者不顾一切去寻求毒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2)身体依赖性:又叫生理依赖性,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这时候身体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后,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戒断症状,以海洛因为例,其戒断症状表现为打呵欠,流泪、流涕,皮肤起鸡皮疙瘩,出汗,瞳孔散大,肌肉、骨、关节疼痛、寒战,体温高,生理上焦虑、烦躁不安,严重者嚎叫、撞墙,在地上打滚,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2.毒品毁人毁健康(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a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d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3.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对社会的危害)

a丧失工作能力

b倾家荡产

c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4.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5.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毒品的危害

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可能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导致吸毒的可能原因。

过程与方法: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最终达到“远离毒品”的最终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觉悟。

教学重点:了解导致吸毒的可能原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觉悟。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生共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新授课

1.吸毒者为什么以青少年为多?

(1)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2)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在毒品中求刺激。

(3)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4)自我防卫能力弱,对毒畈的引诱逼迫无力拒绝

(5)轻信偏言,以为毒品可以提高成绩、治疗疾病……

2.课堂小结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可能原因

怎样预防毒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预防毒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预防毒品的方法,自觉远离毒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觉悟。

教学重点:掌握预防毒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觉悟。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师生共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新授课

防毒的几种办法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2)金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转拒绝:“我,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借以转换话题:“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110,警察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家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不许你告诉家人老师,否则就要对你或家人下手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三、课堂小结(渗透《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四、板书设计

怎样预防毒品

防雷电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好掌握预防雷击的方法好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掌握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学重点: 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雷电 

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雷雨季节电闪雷鸣的视频资料,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经历过这种天气吗?当时有什么感受?” 

2.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交流对雷电的认识。 

3.教师引导:“雷电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雷雨天气。你知道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吗?” 

4.学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介绍,然后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进行补充。可以利用 

电发生器等科学试验器材为学生演示一下雷电产生的原理。 

二、正确认识雷电的危害 

1.教师引言:“雷电发生时的温度高达2000℃,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温度会产生怎样的危险?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雷电的危害。 

3.教师小结:“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4.根据真实案例体会雷电的危害。 

(1)了解教材“真实再现”的案例,教师提问:“这样的严重后果你想到过吗?当 

我们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你想到会有这样的危险发生吗?” 

(2)学生交流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雷电灾害的了解和认识。 

(3)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雷击事件案例,帮助学生更全面、明确地认识雷电,重视雷电的危害。 

三、整理资料 

1.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和通过学习了解的雷电危害进行整理。 

2.学生交流收获。 四、野外预防雷击 

1.教师引言:‘当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外出游玩的时候遇到雷雨天气是

常有的事情,那么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结合教材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1)避雷、避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使用雨具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3)留意自己的衣着有没有容易导致危险的物品。

(4)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5)不进行危险活动。 

五、家庭防雷电措施 

1.教师出示一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电图片,让学生判断其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教师给予分析和补充。 

2.教师启发:“我们在雷雨天气应该注意防雷击,那么在平时没有出现雷电天气的时候,又该怎样预防雷电呢?” 

3.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电措施,教师补充,如安装避雷针等。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防雷电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平平安安地上学放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常用的交通规则,懂得不遵守交通法则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

过程与方法:认识常用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标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重安全,平安上学和回家。 

教学重点:各种交通标志。

教学难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利用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师:在你外出或回家时,父母常叮嘱你的是哪句话? 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师:怎样才能保证交通安全,平安上学和放学呢?让我们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想一想,议一议,学生合作探究)。 

生1:听从交警叔叔的指挥。 

生2:认识交通标志。 

生3:学习交通知识。 

生4:遵守交通规则。 

师;好,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学到交通知识,老师特地从交警叔叔那询问来很多交通知识,收集到很多图片。 

二、新授(教授本课五个重点交通事项) 

1.事项一:上学放学,靠路边走,不要横队并行走

师:通过观察,在你们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学生踊跃发言。 

师:设想这样的情况容易造成怎样的后果? 

生1;挡住了来往车辆的去路。 

生2:学生容易被车撞倒 

师:是的,所以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一定要靠路边走,不要横队并排行走。好,下面我请三位同学来给大家表演,该如何靠路边走。 

师:三位同学非常遵守交通规则,以后我们就要这样走。 

2.事项二:在道路进行施工封闭或阻塞时,应注意看好改道标志或替代路线,留意各种车辆。 

师:同学们平时上学或放学时,看到过一些由于施工而封闭的道路吗? 生:有。 

师:有谁留意到,有怎样一个道路封闭标志吗? 生:没有。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这样的标志。通常当道路进行施工封闭或阻塞时,周围会摆有很多这样的标志,它的意思是此段路禁止通行。

3.事项三:放学回家排路队,不拥不挤不离开。等候公交在站点,先后排序守规范,车未停稳莫向前,前上后下保安全。 

师;经常在路上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地回家,这样是极不安全的,那放学回家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放学回家要排好队。 师;排好队挤来挤去行吗? 

生:不行。 

师:是的,我们应该不拥不挤,遵守秩序。回家路上很多同学是坐公交的,那我想请问坐公交回家的同学,等候公交的规则是怎样的? 生:要站在站台里面。 

生:车来了要排好队不拥挤。 

生:双门的前上后下,单门的先下后上。 

师:同学们讲的很好,老师总结一下,等候公交在站点,先后排序守规范,车未停稳莫向前,前上后下保安全。 

三、总结 

四、板书设计

平平安安地上学放学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难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今年涪陵有好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  

二、防溺水教育  

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河游泳。  

   (3)我们是小学生,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二)看视频  

    在周末,几名学生到讲河边洗澡,有6名学生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3.由这个事实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三)说一说  

    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四、板书设计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

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时的脱险方法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泥石流山体滑坡、溺水等的网络新闻资料,对学生进行灾情图片和视频宣传。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泥石流山体滑坡发生的原理,使学生懂得尊重生命,感恩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爱国尽责、生命感恩、爱心互助及掌握安全自救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逃生方法、预防溺水的方法等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有关泥石流的图片。 

二、介绍泥石流发生的原理及种类: 

1.泥石流发生的原理: 

泥石流发生是在暴雨或淫雨使沙土石达到水饱和并达到液化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液化的泥沙石向低洼处流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山体滑坡是暴雨或淫雨使山体不堪重负,由山体薄弱地带断开,整体下滑,造成山体滑坡可以是第四纪残坡积物,也可以是风化的基岩。 

2.泥石流的分类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3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二类: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

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以上分类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三、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时的逃生方法: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 

4.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5.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6.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半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7.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

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时的脱险方法

国防教育:热爱人民军队 培育国防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人民军队的建设。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军队、爱国家的感情。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老师介绍我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缔造的人民军队,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27年8月1日,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3万人,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中国人民便有了自己的军队。  

1928年4月,由朱德、陈毅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组成了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工农武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  

1946年9月,我军开始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号。在三年多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先后歼灭了拥有飞机加大炮的

国民党军队800万人,最后解放了除台湾省外的全部领土,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的任务由夺取政权转为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祖国统一,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人民解放军在保卫国家的同时,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的社会建设。特别是在烈火、洪水、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危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时候,人民解放军总是迅速赶赴现场,奋不顾身地进行抢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并取得了新的发展。我军发展成为包括陆、海、空三军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陆军是在陆上作战的军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主要由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学兵、陆军航空兵的兵种及侦察兵、电子对抗兵、汽车兵和测绘兵等专业部(分)队组成。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是防御敌人从海上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主要力量。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进行空中作战、空地作战和地空作战的军种。以保卫领空、歼灭从空中袭击之敌为主要任务。1996年,我军在华东海上、陆上、空中进行了现代条件下的三军合成演习,集中反映了我军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我们具有巩固的现代国防的基础。  

我军历来以纪律严明著称于世。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把严守纪律、服从命令,作为建军的重要内容。我军一贯重视用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部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在今天,艰苦奋斗精神的含义更为广泛,它要求我们学生学习上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生活上克勤克俭。

三、课堂总结

四、板书设计

热爱人民军队  培育国防精神 

小学生森林防火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森林防火的方法。

教学难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1.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组交流。) 

2.展示另一图片,图中一个男孩子以矫健的身手,协助森林中的动物们从容逃离森林火场等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采用指名、小组合作或者同桌交流等方式反馈。如: 

(1)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2)图片中有几种动物?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 

(3)那个男孩是怎么样协助动物们逃生的? 

3.小结:是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象图片中的英勇男孩一样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

二、引导研读,归纳整理。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火”的书籍、期刊、报刊杂志等,并加以研读。2.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制作成防火手册或编一份防火宣传手抄报。如:“火”的可怕,“火”的预防,灭“火”的方法,逃生常识及发生火灾时如何拨打求助电话。 

3.手册、手抄报完成后,请老师或家长予以签名、鼓励,并于适当的时间在校园内展示。

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1.抢答题。(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学生也可补充题目。)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四、逃生体验,增强意识。 

1.逃生演练。要求:学生统一身着运动衣、运动鞋。 

2.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3.放置火灾道具。 

4.查看逃生路线。 

5.在老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 

6.小结,评价。

五、板书设计

森林防火

【篇4】地方与学校课程专题教育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

鲁教基字【2002】23号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指出,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地方和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自主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国家规定和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课程目标
1.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原则要求,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互配合,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的课程体系。
2. 从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依据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山东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基本内容,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山东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为山东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3.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青少年特殊的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探索领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想像和表达的空间。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结构
4.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探索领域为课程分类形式,以课程模块为课程呈现形式。
5. 地方课程的设置主要在以下3个领域:
民族文化领域。通过诵读和研习代表民族文化精萃的诗词、散文、政论等,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该领域的课程设置中,要特别重视齐鲁文化的内容。
自然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生态、动物植物、宇宙空间、资源环境、工艺技术、科学创造等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6. 学校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扩大到艺术探究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等。
7. 在每个学习领域内,设置若干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都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集中研究一个专题。课程模块的设置是开放的、动态的,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不断增减。


三、课程开发
8. 根据课程结构的要求,符合课程开发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省教育厅提出开发课程的立项申请,经审议批准后,按立项申请的内容开发课程。
课程内容应体现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体现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要提出教学实施要求和评价建议。评价标准和实施要求与义务教育相适应,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9. 省教育厅及时组织专家对课程开发的立项申请进行审议。经审议批准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按规定进行课程开发,并编写学习指导书。学习指导书应力求消除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引导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0. 课程开发单位和个人编写的学习指导书,要报省教育厅审查。审查通过的,编入《山东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供各地和学校选用。
11. 已经列入《山东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但不受学生和学校欢迎的课程,应逐步退出。


四、课程选用
12. 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鲁教基字〔2002〕19号)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时应占九年课时总数的16.8%(每学年按35周上课时间计算,总课时约1620节)。除信息技术按国家要求开课外,其它课程的课时由学校统筹规划使用。
13.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可以从省教育厅公布的课程中选择部分课程,同时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部分课程。
学校选择的课程应覆盖民族文化领域、自然探究领域和社会探究领域3个领域。
14. 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学校的课程选择予以指导,但不得强行要求学校必须选择哪些课程。


五、课程实施
15. 建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管理机制。学校要建立学分制度,规定每个学生毕业时应该获得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学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他们感兴趣的范围内选修部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可以采取集中安排和分散安排相结合的形式,具体方式由学校确定。
16. 改革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要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发展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17. 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资源。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所生成的课程,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工厂、农村、企业以及社会实践基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单位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18. 重视信息技术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整合。学校要发挥信息技术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开发开设中的作用,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并在研究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19. 加强师资的培养与培训。要通过新课程培训,提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认识,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新课程的教育实践。要重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研究,经常交流经验,用集体智慧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研讨和反思中提高教师的水平。要把教师开发开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在晋级评优中与开设国家课程同等对待。
20. 加强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开发开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项崭新的工作,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机构要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班级和课堂,与教师一起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提供支持和指导。


六、课程管理
21. 省教育厅负责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开发的统筹管理,负责课程规划开发的组织工作。
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办法,指导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工作。
22. 中小学校要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协调各类课程的关系,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方案,并于新学期开始前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各学校要将课程设置计划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布。\


七、课程评价
23.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的督导和评估,完善课程的检查、指导、反馈、改进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课程功能的转变,督促学校切实开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情况,要作为学生毕业和参加中考的前提条件。中考命题要有机融合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开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加强与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24. 学校对教师实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评价,要重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态度,通过评价,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教师的创造性。要防止过于注重结果,特别是获奖、成果发表等显性效果的倾向。
25. 学校对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防止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过于偏重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的倾向,一般不用考试的方法。

推荐访问:通用 课程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