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3篇】

会上,汉语词语,拼音是huì shàng,意思是会试时考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实践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实践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3篇

第一篇: 实践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合沟镇法治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晁 奎

同志们:

今天召开法治建设现场会,刚才合沟村代表杨主任作了典型发言,他的发言很好,我赞成,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法治建设。现在我就如何做好全镇法治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冷静分析形势,落实工作责任,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当前,我镇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一是刑事犯罪仍在高位运行。全镇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二抢一盗”案件时有发生,由于镇加大了治安防范力度,“两抢一盗”案件呈现由镇中心向镇郊结合部转移趋势。二是群体性事件和群众上访问题仍是影响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格局的调整,很多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逐步呈现。尤其是因企事业改制、干部工作作风、土地流转等方面引发的集访和群体性事件有所抬头,参与的人数多,组织化倾向明显,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频繁,处置难度大,给社会治安和维护稳定带来巨大压力。三是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有些村、单位对社会稳定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维护稳定工作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大,不能及时反馈信访信息,出现有群众越级上访,有的村领导还不知道的情况;有的村、单位不能有效组织群访群治工作,巡逻值班流于形式,对维护稳定工作宣传不深入、不广泛,宣传的扭转不浓,群众的知晓率低;有些村、单位台帐资料不完整,记录不规范,无年度专项工作计划,无领导小组。因此,全镇上下一定要始终绷紧抓好法治建设工作这根主弦,坚持把法治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确立以“严打整治”为主线,以抓稳定、促经济、创平安、促发展为目的的工作导向。二是建立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党委、政府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任期目标考核,建立健全社会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把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查究机制纳入社会稳定工作中。三是加强领导,完善组织,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和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二、严密基础防范,把“大防控”体系建设作为社会稳定工作重点

要针对我镇地处市区交界,社会治安防控难度大、犯罪分子流窜作案多等特点,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突出重点,完善四大治安防控网络。一是建立基层防控网络,以实施治安整体联动为契机,建立健全具有打防一体的工作机制,派出所要进一步加强保安队伍建设,对辖区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对单位内部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措施,加强巡警队伍、保安队伍、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镇里将加大投入力度,为社会治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全镇形成镇村联动,专群一体,功能互补,动静结合的大治安,大防控格局。二是建立社会面巡逻防控网络。派出所要根据辖区内的不同特点,有重点、有计划地设置防控力量,确立以报警服务台为“龙头”,治安卡口“控点”,派出所“控面”、“控线”的防控体系。三是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派出所要根据入室盗窃、撬门别锁等盗窃案件的发案规律,对有物业管理的小区,设立警务室,由专职保安实行全方位巡逻。四是重点区域治安防控网络。重点抓好“一边一线一村”的治安防控,积极构建市区边界的治安屏障。同时,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措施,切实做好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 。

三、健全信访网络,把大稳定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突出任务

今年,全镇各单位要始终把抓好信访稳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到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信访工作作为我镇稳定的头等大事。在3月全镇总结表彰大会上,我镇专门下发了2011度重点工作考核意见,其中对上访、集访,尤其是越级上访最多,并造成严重影响的村、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免职、降职处理,这就要求大家平时要深入群众,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预测分析,重点排查赴省上京上访人员,做好其稳控工作,及时掌握重点村组、事业单位改制落聘人员、企业下岗职工等信访动向,发现苗头提前进入,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前我镇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土地、基本低保、集体资产处置、改制落聘人员等,信访主要集中的单位是彭庄、长集、吴家等村。在对待群众上访时要做到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我们予以解决,对不合理甚至非份要求,做好解释工作,应解决的信访问题处理解决到位,不应该解决的信访问题终结到位,对无理上访、违法上访的行为惩治到位,确保不发生赴省进京上访事件,信访部门要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制定信访工作预案信息一天一报,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众的上访、集访,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四、把“大调解”建设作为解决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一定要把调解工作作为解决民间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各村要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成立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调解室,明确专人负责调解工作,形成以镇为中心,村民委员会为主体,村民小组及人民调解员和纠纷信息员为延伸的四级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做到调解员责任到户,主管领导责任到人,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通过大调解机制的建立,完善镇、村、组、户四级调解组织网络,完善复杂信访问题合办,领导信访包案,接访责任追究,苗头梳理排查等工作制度,加强信息预警、督促检查和综合协调,重点抓源头、抓苗头、抓人头,并着力抓好下访、抓运转、上下联动,密切协作,排查摸底,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

五、强化素质教育,把“大普法”作为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

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主管部门协调指导、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普法体系,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六五”全民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活动,推进法制宣传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村,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要以“有话好好说 、有事依法办”为主题,以压降民转刑案件和激情犯罪为重点,进一步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氛围;要加强对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学法用法,养成守法习惯;要大力宣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在全镇形成重信誉 、守信用 、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

同志们,法治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全镇上下要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力度,更加务实的作风,立足实际,做到四个增强,即:增强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处置群体性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防范控制各类犯罪活动,驾驭治安大局的能力,增强齐抓共管,群防群治能力,增强服务全镇经济建设能力。进一步做强“大防控”格局,确保群众安宁,落实大稳定责任,确保社会安定,健全大调解机制,确保社会稳定,加大普法宣传,营造法治合沟,全面开创我镇社会治安稳定工作新局面 。

第二篇: 实践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基层党支部创建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基层党支部创建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创建办近期对基层党支部开展创建活动情况进行了一次中期督导,此次督导很深入、很有成效,进一步摸清了总队创建活动的真实情况,认真查摆剖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基层党支部给予了针对性的指导帮扶,为总队党委评估今年以来创建活动的发展态势、谋划推动下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下面,我就对进一步做好总队创建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各支部要不断巩固已有的创建成果,结合当前党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把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对党员队伍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升党员队伍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信心,不断激发部队创建热情,推动创建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狠抓问题落实整改。针对督导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创建办与各支部要根据实际工作的情况,以党组织生活质量和实效是否提升为出发点,以党内基本动作是否持久养成为切入点,以党组织生活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落实为着力点,采取实地调研和点评指导相搭配,定期督导和不定时抽查相辅助,协调问题和解决困难相贯通,集中培训和个别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落实整改存在问题,确保总队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三、完善机制确保质量。要对现有的党建规章制度要做好“废、改、立”工作,同时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的要求,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探索建立处置不合格党员机制,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要对现有党务机制等进行梳理规范,对各支部台账是否规范等情况常督促、常检查,充分发挥督导工作职能作用,同时加大督导惩处力度,对督导整改情况较好的党支部及其书记在年底考核给予相应奖励;对督导整改不到位的党支部及其书记予以通报批评,对拒不整改的直接取消年底评功受奖资格,确保总队各支部党建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务工作水平。
  四、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各支部要切实筑牢“围绕中心抓创建、抓好创建促中心”的意识,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发挥好创建活动引领中心工作的作用,着力在出经验、出亮点上下功夫,依托警地联创联建、培树典型等载体,进一步拓宽创建工作思路,健全党务工作机制,引领实践创新,以良好的品牌建设带动创建活动深入发展。各部门要注重协调配合,及时发现、挖掘在开展创建活动中的先进人物事迹和经验做法,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第三篇: 实践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

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全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主要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对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切实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一、肯定创建成效,始终保持昂扬斗志

2014年启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以来,我市积极探索,注重特色,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第一,从探索到成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建布局。我市先后有18个省级小镇、26个市级小镇、30个区县级小镇列入创建培育名单,总体上呈现“梯度发展、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去年,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入围数量和比例均为全省第一。一是类别比较全面。目前,省市两级特色小镇中,制造业类12个、信息经济类10个、旅游类10个、时尚类5个、金融类3个、历史经典类3个、健康类1个。二是布局比较均衡。实现了特色小镇创建对象行政区域全覆盖。三是特色比较明显。新经济特别是智能制造和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占到了近一半。

第二,从扩面到提质,实现了相对较快的创建进度。一是考核成绩逐年好转。我市前两批省级特色小镇数量较少、创建基础不够扎实、部分特色小镇考核结果不够理想。但去年以来,我市加大了工作力度。去年考评良好率达到80%以上,3家特色小镇列入示范名单。二是投资进度全省领先。去年全省投资总量前三位的特色小镇中,我市占了2个。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省级特色小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非政府投资占比均达到80.3%,高于省定考核目标。三是融合功能得到提升。目前,我市前三批省级特色小镇中超过一半已建成小镇客厅。前两批省级特色小镇已基本完成3A级以上景区创建。四是创业创新氛围渐浓。“最多跑一次”“亩均论英雄”等改革在特色小镇率先落地,创业主体和高端人才加快集聚。今年以来,省市两级特色小镇新入驻创业投资企业6019家。

第三,从投入到见效,取得了较为领先的产出效益。今年前三季度,省市两级特色小镇的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74.2亿元,服务业总产出316.3亿元,发展势头良好。根据测算,我市的省市两级特色小镇以全市约2.3%的建设用地,承载了13.5%的项目投资,创造了4.8%的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二、坚持目标导向,努力做好引领示范

第一,要在新旧动能转化上提供引领示范。省委省政府提出,特色小镇要成为新时代进入国际竞争高端环节的先行地。我市省级特色小镇有13个属于产业园区的“园中镇”,市级也有10个,本身就是项目引进集聚地、改造提升的重点区,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一要选择有发展空间的特色产业。围绕打造“3511”新型产业体系,核心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4个5000亿级产业、6个千亿级产业,来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二要选好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我市大多数特色小镇选择了企业主导、政府提供配套的创建模式,这符合创建导向,但也有创建风险。一旦企业资金链断裂,或单方面撤出,整个特色小镇建设就会举步维艰。因此,在龙头企业的选择上要更为谨慎。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特色小镇,要抓紧重新布局谋划和开展招商引资。三要选准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生态。把特色小镇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典型单元”来培育,一方面要谋划好产业链、生态链,提出特色小镇的招商选商目录,形成储备库;另一方面,要促进国省“千人计划”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

第二,要在形象内涵提升上提供引领示范。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城人文结合。对于大部分“园中镇”来说,就是要将厂房、设备集聚区逐步改造成软硬件结合,有特色、有灵魂、有生活气息、有亲和力的综合平台。一要坚定创建信心。在基础上,我市不少区域的特色产业链、产业生态已经初步形成。在速度上,我们既有后发的赶超优势,又有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加速度,未来很多产业、区块发展速度将是指数级的。在成本上,随着信息时代、高铁时代的来临,城郊、乡镇、工业园区等成了成本洼地,这就为“郊区镇”“镇中镇”“园中镇”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要明确创建导向。在前阶段的创建过程中,多数地方注重产业,轻文化、社区、生态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对特色小镇的整体形象打造、文化挖掘、工业旅游开发等重视不够,还有的把文化和产业割裂开来,认为镇区内有文化古迹,就可以完成文化指标了。实际上,创建的关键是发挥特色小镇的特色优势、成本优势,把特色产业所需的人才引进来、留下来,把特色小镇的影响传播出去,不断形成聚合效应。因此,产城人文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在创建上要并行并重。三要配好创建团队。部分“园中镇”是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担任镇长,大多分管招商,还有一些是企业为主创建,往往无暇顾及特色小镇软环境的营造。对这些现象,请各区县(市)政府深入分析,落实队伍,明确责任,确保特色小镇的品质形象内涵有一个大的提升。

第三,要在深化改革创新上提供引领示范。既要当好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更要成为改革创新突破的“尖刀连”。一要加强创建模式的创新突破。在特色小镇谋划、创建和运行过程中,政、企关系的处理需要有模式创新。同时,在一些具体建设环节上,比如小镇客厅建设、旅游线路打造、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也要加强模式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梳理,不断总结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改革方案。二要加强制度变革的先行先试。在营商环境改革中,比如“最多跑一次”“标准地”“亩均论英雄”、区域环评能评等改革,特色小镇要走在前列。同时,一些重大的国家、省改革试点,如“多规融合”、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等,特色小镇也要先行先试,使特色小镇的体制机制既“新”又“活”。三要加强典型经验的提炼总结。前阶段,国家在征集特色小镇创建的典型经验,要求各地建立“典型引路”机制。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既要积极对接上级改革导向,狠抓改革创新;又要加强总结提炼,争取更多创建做法入选国家、省里的典型示范案例。

三、聚焦问题短板,抓牢抓实关键举措

第一,抓谋划质量。质量是关键。这方面我市有过教训,第一批四家省级小镇,由于谋划不深、仓促上马,导致一家被淘汰、两家被降格,另外一家也经历了规划调整。各地一定要把好谋划的质量关。一是要谋深谋长远。我们不鼓励多,但一定要精。首先,要把定位、作用想清楚,既要明确区域发展需要,也要对接核心企业发展战略,不能乱搞项目拼盘。其次,要充分衔接市里的重大区域、产业和城镇发展规划。第三,一旦定下来,就要舍得下本钱。比如余杭艺尚小镇,在寸土寸金的地方留了大量的生态空间,配套基础设施很完善,值得学习借鉴。二是要谋细谋具体。除了要谋好产业,更要充分考虑小镇客厅、3A级景区、生活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等。特别是对部分企业主导的特色小镇,地方政府要多参与,按照省里规划指南的要求,将建设内容具体化。三是要谋实谋落地。谋划时,要提出明确的项目储备库和项目招引清单。目前,省里提出每个省级特色小镇都要有省市县长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级特色小镇的评审把关时,要把投资够不够、项目实不实、落地可能性大不大,作为主要依据。

第二,抓对标创建。省里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创建规则体系,我们要好好研究、对标创建。一是要对照考核指标补短板。今年考核结果已经出来了,对合格以下的特色小镇将单独反馈主要失分领域和环节,请各地认真对照,压实责任,完善举措。目前的关键是抓投入。今年部分特色小镇的投资进度不理想,要抓紧推进一批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尤其是前三季度投资不达标的省级特色小镇,要在年底前抓紧开展针对性的投资攻坚。二是要对照命名标准抓进度。省里对验收命名工作非常重视,标准非常严格,指标非常具体。明年, 4家初步具备命名资格的特色小镇,要抓紧准备,逐项对标自评,完善对策举措,确保实现“零”的突破。同时,要加快研究制定市级特色小镇的验收命名办法,适时启动相关工作。三是要对照示范要求争先进。去年,省里树立了10个示范特色小镇。今年,经过推选评审,我市有3个特色小镇入围复审,目前最终结果还没出来。各地要对照示范的要求,积极创优争先。同时,对于争创省级特色小镇的“亩均论英雄”领跑者,省里即将发布评选办法。我市在投资、产出、税收等指标上有一定优势,要在市里评选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争取多入围几家。

第三,抓特色挖掘。重点要在主导产业、创新创业生态、人文环境上做文章,彰显特色,放大特色。一是要突出特色产业。特色小镇的根本是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此,要做强特色产业的技术储备,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水平,不断向价值链的高端迈进。要做大特色产业的规模,在产业链招商上下功夫,想方设法把规模提上去。二是要挖掘特色文化。这是特色小镇的脉和魂。要提炼出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化元素,全方位展示文化特质。三是要集聚特色要素。大力引进与特色产业链相关的研发平台、“双创”平台和高端人才,积极对接有特色产业背景或经验的各类天使、创投和投资基金,努力打造本产业领域的最优环境。

第四,抓融合提升。重点是抓好特色小镇功能的整合提升。一是要推进产城融合。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来加快布局和完善现代社区功能,合理利用小镇客厅、主要街道、地下空间等区域,规划布局好商业设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特别是开放度高、外国专家人才多的特色小镇,要研究布局国际社区、国际学校,为引人、留人和特色小镇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撑。二是要推进文旅融合。切实按照省市级特色小镇的景区标准来创建,为特色小镇注入“旅游+”“文化+”的品牌印记。文化、旅游等职能部门要做好指导服务。三是要推进服务集成。深化“最多跑一次”等改革,设立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代办服务、集成服务办理点,确保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出镇。

四、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发展合力

一要完善三级联创机制。按照“命名一批、创建一批、培育一批”的梯度创建模式,分层次抓好把关和服务。下步的工作重心要从谋划申报转向质量提升,对培育类特色小镇适当放宽,对创建类特色小镇严格把关,等培育成熟后再考虑晋级创建类。

二要完善政策落实机制。一是财政补助力度要只增不减。在具体执行上,进一步把考核结果与政策兑现挂钩,拉开差距和档次。对金融类特色小镇,可根据金融类企业产出周期长的实际,研究政策延后执行的办法。二是用地指标上要尽可能覆盖。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的中期调整,各地调剂出的规划用地指标可以优先向现有小镇覆盖,对特色小镇内转型升级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三是新出台政策要优先享受。最近不少新谋划的战略举措将特色小镇作为重要的支撑平台,在配套政策上要进一步体现特色小镇优先。

三要完善监测考核机制。一方面,强化重点指标分类监测。加大对重点指标的监测力度,每季度形成监测报告和专题通报。对指标差距大的特色小镇,要及时查找原因、落实举措,必要时开展督查、约谈。另一方面,要强化重点项目分类监测。扎实做好前期项目和在建项目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进度,靠前服务。同时,要强化年度考核的导向作用。对年度考核优秀的特色小镇,要优先推荐省级示范或列入市级命名的候选名单;对年度考核不达标的特色小镇,要严格执行警告、降格和淘汰制,确保特色小镇创建的整体质量。

推荐访问:会上 实践活动 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