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6岁的幼儿教育方法【三篇】

幼儿:1周岁到6周岁的儿童幼儿:王秀玲著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3-6岁的幼儿教育方法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关于3-6岁的幼儿教育方法3篇

关于3-6岁的幼儿教育方法篇1

对边折剪,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剪纸方式。对宝宝来说,对边折剪更容易掌握。

  宝宝们可以自己动起手来,运用对边折剪的方式,跟着我们一起把可爱的小动物们一个一个地剪出来吧!

1、熊猫

  小编点评:

  小熊猫一眼看下去似乎比较复杂,但是,小朋友们不用担心,熊猫的剪法有两个注意,只要做到就非常简单了!

  第一,由于熊猫在耳朵、眼睛、嘴巴、四肢的转折部位比较多,所以小朋友在描画熊猫图案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仔细。小熊猫画得精致,那么,剪起来就容易多了,当然,也漂亮多了!

  第二,在裁剪的时候,由于小熊猫的嘴巴处的线条比较细小,所以,小朋友要注意不要将熊猫的嘴巴处剪断,否则,小熊猫就不完整啦!

2、蝴蝶

  小编点评:

  蝴蝶的画法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对于聪明的小朋友来说,画蝴蝶肯定不成问题!但是,在剪的时候,小朋友一定要注意蝴蝶的触须部分,不要将蝴蝶细细的触须剪断哦!

3、兔子

  小编点评:

  这是一对可爱滑稽的小兔子!小朋友们在剪的时候,要注意小兔子的动作,一定要仔细地将小兔子的可爱状态呈现出来哦!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剪得最好看!

、螃蟹

  小编点评:

  横行霸道的小螃蟹最厉害的就是它们那对锋利的蟹钳!所以,小朋友们在画螃蟹图案的时候,要注意将蟹钳画得又大又有力,这样才能体现螃蟹的厉害哦!另外,小朋友们在剪裁的时候,要注意螃蟹细细的腿,千万不要将它们剪断,不然,小螃蟹可是走不快了!小朋友们努力吧!

5、蜜蜂

  小编点评:

  小蜜蜂,嗡嗡嗡~我们一起来剪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吧!在剪裁小蜜蜂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地方也有两点。

  第一,小蜜蜂的触须非常非常细,而且在触须的顶端还呈现圆形,所以,小朋友们在剪的时候要留心,而且要非常灵活!

  第二,小蜜蜂的肚子呈三条线条,镂空状。所以,小朋友们在剪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将那三条线条剪断,不然,这只小蜜蜂就会变成一只大腹便便的不美丽的蜜蜂了!

关于3-6岁的幼儿教育方法篇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精神

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经过“指南准备与启动——指南撰写与讨论——指南内容效度检验——指南完善与定槁——指南培训资料研制与实施”等多个阶段,历近五年时间最终完成,即将与大家见面。

根据李季湄教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讲座内容,梳理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享。

一、《指南》的基本理念

1、学习与发展是每一个幼儿的权利。

2、尊重幼儿期的价值与特点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3、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幼儿教育的灵魂。

二、《指南》的内容框架

《指南》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指南》的主体部分。包含幼儿个体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六个领域,即:身体健康与动作、语言与交流、社会性与情感、认知、美感与表现、学习品质等领域。每个领域含2——4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含若干条标准,每条标准又含若干指标。

二是与每一条标准配套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指南》的各领域、标准、指标及支持性策略和活动都是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指南

                                ↓

                            领域(幼儿个体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六个领                         

                                 ↓          的六个领域)

                           子领域(在该领域中幼儿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   

                            标准(在各子领域中幼儿应知道什么、能做什         

                                ↓       么以及期望幼儿能做什么)

(在各发展标准中指标——支持性策略与活动(教师与家长利用的

观察或可测量的表现)                  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参考方法和途径)

 

《指南》标准具体表达了3——6岁儿童哪些能力和品质是最重要的,他

们应当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其各方面发展的关键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基本

发展水平,等等。通过支持性策略与活动,引导有关的成人沿着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去支持儿童学习,科学地帮助儿童达到教育的期望。

比如:

语言与交流——阅读和书写准备。

标准3:具有书写的愿望和初步书写技能。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鼓励儿童大胆地涂涂、画画、写写,让他们感受其中的乐趣。

如:

◆准备可供幼儿自己取放的材料,如纸、笔等,也可引导儿童在沙地、石

板或土地上写写画画。

◆鼓励儿童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录下来。

◆通过倾听孩子对自己“作品”的讲述和保存孩子的作品等,让他们感受到成人对自己作品的欣赏和重视。

……

注意:*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指南》只是举例,根据儿童的、地区的、各个家庭的实际,活动可以不同。

◆每个标准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并不是只限于促进儿童这一方面的发展,一种活动往往具有多种功能。

三、关于学习品质领域

1、学习品质是什么意思?

◆学习品质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早期开始形成与发展,并对幼儿的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

◆学习品质不是指儿童所要学习的那些知识或技能,而是儿童怎样学习那些知识或技能,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与学习有关的素质。

◆与学习品质相关的一些概念

学习品质与其它几个领域之间不是平行关系,并不存在一种脱离具体发展领域的抽象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一定是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学习品质培养也不是可以孤立地进行的,一定是与健康、语言、社会、艺术、认知等各领域的教育自然地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

儿童在生活中、活动中必然表现出学习品质,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也必须在生活中、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进行。

2、为什么《指南》将学习品质作为一个单独领域?

(1)《指南》重在导向。(1)为入小学作准备,为终身发展打基础。(2)是素质教育重要内涵的真正体现。

(2)“学习品质”十分重要然而却长期被忽视。关注学习品质是世界幼教的共同趋势。共同指向是: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

四、关于《指南》与《纲要》

1、《指南》

《指南》是一个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导向性文件。

《指南》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习特点及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体比较科学、明确、具体的标准、指标与支持性策略活动,来反映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与应达水平的合理期望,并体现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方向与质量的基本要求。

2、《指南》与〈纲要〉的关系

《纲要》与《指南》不是上下位的关系,都是国家的指导性文件。都具有共同的理念与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共同指导幼儿教育发展方向,引导幼儿教育科学发展。

《纲要》是宏观指南,《指南》是微观的指南。

《纲要》是《指南》实施方向的重要保证,《指南》是实施《纲要》的有力抓手和《纲要》转化为实践的桥梁。

“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不要片面追求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孩子的一切。应认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至6岁幼儿学习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家长们和教师们都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感知和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严禁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习特点,制止超前学习,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使每个幼儿都受到科学优质的保护和教育,获得快乐的童年时光。也不要过度包办代替,以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依赖的不良习惯,让其主动性独立性发展。

3—6岁的学龄前儿童,怎样才算聪明?在不少家长看来,不仅要会加减乘除,最好还会背唐诗宋词、能歌善舞。殊不知,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5月23日,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提出:5、6岁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同时,该意见稿对幼儿看电视的时间做出了具体的要求:3岁孩子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6岁孩子不超过半小时;指南中提到,3~6岁孩子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3岁的孩子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6岁的孩子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这些要求引起了不少家长和幼教人员的激烈讨论。家长们表示:方案虽然很细致,但要逐条达到不容易。有些家长表示,《指南》中的部分要求,自己孩子早已达到,然而有部分要求却远远不够。不达标该怎么办,会不会对孩子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就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昨日,记者咨询了万州教科所、部分幼儿园的多名幼教专家。

  指南要求 连续看电视不超20分钟

  案例 万州10个幼儿8个做不到

  5岁半的李依然的妈妈曹女士是全职太太,谈到女儿看电视的事情,曹女士直喊没办法。从2岁开始,慢慢地女儿对电视越来越迷恋,如果不限制,女儿看电视能持续2个小时。无奈之下,她就给孩子撒谎———停电了、电视坏了等等。孩子越来越大了,这种小儿科的谎言也不起作用了。现在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女儿就掌控着遥控板。“她只要在看电视,就不让换频道,有时居然上卫生间都要把遥控板掌握在手中,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昨日中午,记者在新城路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外随机采访了10位家长,结果有8位家长都表示,家里的孩子莫说是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就是半小时也做不到,有的甚至一看都是1、2个小时。

  专家支招

  陪孩子多找点别的耍事

  “不管看电视还是其他,对4~5岁的孩子,家长要反复强化认知,让孩子明白什么该做,做到什么程度。”最重要是和孩子做约定,规定奖惩,家长也要严格执行约定,切忌忽悠孩子。同时,还可通过形象说教引导孩子,如果电视看久了,可能玩玩具会看不清。更重要的是看电视之外的亲子关系。“孩子看完电视,家长可与孩子搭积木、画画、表演节目等。不然,孩子看完电视很无聊,心里始终会觉得看电视更好耍。”

  指南要求 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案例

  接过陌生人的包子 5岁儿子吃了

  说到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石女士说,她曾经告诉过孩子不要跟着陌生人走,其他更多的细节并没有说太多。有一次,她带着儿子去菜市场,一个买菜的老人看着儿子可爱,就塞给儿子一个包子,儿子接过来就吃了,当时她只能让孩子说谢谢。“我没有办法在那样的情形下让孩子说不。”石女士说,事后朋友们都批评她,说她应该阻止孩子。

  市民张女士说,她儿子根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特别天真。走在路上,不管谁问他名字,他都乐呵呵地告诉别人。

  昨日上午,在新城路一家幼儿园,记者随机问了5个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3个孩子都毫不犹豫地回答,2个孩子看着家长等待肯定。在采访的10个孩子中,没有一个孩子能像《指南》里所说的那样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专家支招

  老师和家长、要不断教孩子保护自己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安排有安全教育课,通过活灵活现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的事情。幼儿园的孩子毕竟理解力有限,一些演练经常在笑声中度过,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尽管是这样,依然要求我们教育者和家长们要不断地告诉孩子们,怎么样保护自己,总有一天,孩子们会懂的。”建议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有好人,也有坏人,电视、报纸等若有这方面的报道就有意引导孩子看。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尽早独立,学会自我保护。孩子终归是孩子,他没有那么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他不可能去识别坏人是什么样的,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监管是至关重要的。 

  指南要求 要控制情绪学会宽容

  案例 儿子抢喜欢的玩具不给就打人

  “我家孩子今年9月份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小家伙从小身体就比较强壮,身体强壮是好事,然而最让她头痛的是时不时就接到幼儿园老师的投诉,说儿子又占强了抢小朋友的玩具,就是周末和朋友几家人出去耍,儿子也总是欺负其他的小朋友,有时弄得家长间有点不好处了。”家住新城路的陈女士无奈的这样对记者说。

  “上周末,我们和朋友约好几家人到农家乐去玩,几个孩子本来玩得好好的,没想到为了争一个玩具,儿子硬是把一个朋友的儿子推到在地,还用脚去踢,搞得我在朋友面前很没面子,我就想不通了,我和他爸爸都挺讲理的,在家也不怎么吵架,怎么儿子就那么暴力呢?”

  专家支招

  角色扮演结合情境,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与人相处?家长平时可利用相关图书、故事,引导孩子懂得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当孩子之间发生纠纷,不要因为担心自己孩子吃亏而立即介入,而要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纠纷。”

  指南要求 走1公里路不喊抱

  案例 3岁女儿走300米就不干了又喊背又喊抱

  3岁的小悦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小悦的爸爸在采访中表示,《指南》中对走1公里不喊抱的期望,在他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女儿走300、400米就要喊抱喊背,否则就哭闹,赖在地上不起来。每次一家人出去耍,一家人都轮流背着小悦,有时同去的朋友也来帮忙背,搞得出去耍比上班都累。”

  《指南》中对3~4岁孩子的期望,较难实现的是行走1公里不喊抱,“尤其是城市孩子。”孩子之所以执行不下来,原因来自家长。

  “大部分家长认为这是超负荷运动,对孩子的脚、身体不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多走路对于孩子有益无害,而且行走一公里是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具备的能力。

  专家支招

  今天走100米,明天走150米,循序渐进

 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同时,培养孩子走路可循序渐进,如孩子今天走100米,明天就增加50米。同时分散孩子注意力,如让孩子和父母比赛走路,走到终点有奖励,或边走路边角色扮演,“孩子演小红帽,父母演大灰狼。尽可能不让孩子意识到路程远近。

关于3-6岁的幼儿教育方法篇3

《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选题背景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保证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使其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孤单,为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父母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为实现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出努力。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和途径。但是什么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电视剧《虎妈猫爸》再一次掀起家庭教育的热潮,究竟是做“虎妈”还是“猫爸”,引发了很多家庭的思考。其实,做家长也是一门学问,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者是“人云亦云”,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哪里能够学习到最佳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情绪有哪些重要影响?在《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中能够寻找到答案。

文献综述

1、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

(1)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现在很多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绝大部分家长能认识到后天培养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意识到作为家长所应担负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的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这是家长教育观念的一个进步。

(2)家长对于幼儿特性的认识程度

家长对幼儿特性有较充分的认识。家长大多能认识到幼儿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独立的人格,每一个孩子有自身的天赋和基础,实施教育既要尊重孩子的天赋,同时要为孩子创造优良的后天条件。

(3)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方法的认识程度

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方式较为科学,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很多家长能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心智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能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儿童。

(4)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情绪的认识程度

在“早教热”的背景下,家长们在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上过多重视智育、强调认知,而忽视了幼儿的情绪体验以及良好情绪的培养。

2、3-6岁幼儿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1)家庭教育观念的漏洞

“教子有方”、“家教不严”成为中国人对父母教子能力的评价,认为“教子成才”是人生的一大成就,教子不善让他们无脸见人。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家庭教育观念在当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然而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家庭教育观念带来的后果是如何呢?如幼儿不到两岁,话还说不清楚就教认字,三岁就教写字。这些家长不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的文化知识,而是在于结合认知环境,丰富印象力,全面发展智力,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兴趣。我国教育制度中,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是在入学后才开始的,一个智力正常发展的孩子完成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任务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但品德方面有所不同,一个性格散漫,为所欲为的孩子入学后就很难适应45分钟上课, 很难服从学校纪律约束。 有些青年曾经在学习黄金时期失去学习机会, 后来珍惜时间, 文化课还能赶上,然而从小缺乏良好的品德教育,改掉坏习惯、坏毛病就很痛苦。

除了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家庭教育观念之外,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当玩物,任意哄骗,把孩子幼稚无知当好玩,更不负责任的家长对孩子喜怒无常,使孩子觉得无所适从,变得是非不清。这些家长的并没有把孩子真正的“人”来看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那这些大人怕是比小孩还要小了!陈鹤琴老先生也和这些家长式截然不同的,是把孩子真的当做一个“人”来看的,我也能感受到他真的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而不是以一种高人一等的权威者的姿态。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比孩子年长如此之多,那自身的经验必然是比他们丰富而正确的,殊不知他们如果总是以一种成人的姿态去了解孩子,终归不能与孩子的经验有一个连结的通道的。

(2)家庭教育软环境的漏洞

幼儿家庭教育环境除了硬环境外,还有软环境。软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等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可操作性强。家庭教育环境中的软环境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深刻、持久影响。当前一些家庭存在着“环境污染”;电视、录像、音响,让幼儿耳濡目染了声色暴力;有些家长沉溺于赌博等不良活动中,洗牌声、吆喝声、笑骂声夹杂,乌烟瘴气,幼儿处于自由放任当中;有些家长忙着做生意赚钱,疏于管教,经常用钱应对幼儿的要求;有的家长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些恶劣的家庭环境,模仿力强的幼儿在言行举止中会直接仿效,而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幼儿人格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久远影响。

(3)家庭教育方法的漏洞

由于我国家庭教育水平长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起步比较晚,在教育方法上还存在很多落后的不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儿童身心特点的方法,通过体罚和责骂等粗放方法教育的现象还很严重,那中国的家庭教养方式究竟出了哪些问题呢?

1、过度溺爱。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显示,占抽样家庭的 70%的家庭都存在这种情况,只要孩子提出要求,父母便无条件答应。这些做法往往容易使幼儿形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个性,一旦他们失去这种优越和满足感,接触到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的同伴或他人时,往往会因为受到拒绝和挫折而产生嫉妒和仇视等严重的心理问题,通过文献调查,这样的孩子 90、都将无法适应人群、适应社会。

2、不断拒绝。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显示,占抽样的 10%的父母为了使幼儿长大以后对社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常常对幼儿进行过度的挫折教育,以增强幼儿的“抗挫能力”。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达到所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长期让幼儿处于这种不安定的消极环境中,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通过文献调查,当个体长期处于挫折中,会产生强烈的神经质倾向,对个体今后的发展会产生物极必反的作用。

3、忽视。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显示,占了抽样家庭的 20%的家

庭由于父母忙着工作而没有时间照顾幼儿,常常把幼儿交与老人看管。这种情况下幼儿与父母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很多幼儿在情感上会被忽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亲情越来越淡,久而久之在心理上形成阴影,也将对下一代的教育产生影响,可能使幼儿的整个人生由于缺少父母的亲情而失去色彩。

在西方国家和经济教育先进地区已经普遍接收和推广的一些科学的学前家庭教育方法,如转变目标法、暗示法、家校配合法、引导法、个性培养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举法、心里换位法、狮子型育儿法等等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很陌生,甚至闻所未闻,更谈不上合理运用,加以创新了。

(4)家庭教育内容的漏洞

由于人们长期对学前家庭教育观念认识上的偏差,我国目前学前家庭教育在内容上,重养育轻教育,重知识灌输轻道德培养,导致幼儿家庭教育出现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欠缺,诚信教育欠缺,做人基本规范教育欠缺等教育欠缺和空白。具体表现在:

1.重视智力培养,忽视非智力教育。

2.重视单项培养,忽视全面发展。

3.重视幼儿教育,忽视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3、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策略

(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让素质教育进入家庭

打破以往学前家庭教育观念上的认识偏差,充分认识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一种新的重竞争、重实力的开放的、平等自主的现代科学的幼儿家庭教育观念。

(2)大力推广科学的家庭教育内容

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目的能否实现,家庭教育的任务能否完成。合理、科学的教育内容是家庭教育质量的保证。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内容应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知识、思想、品德、生理、心理、生活、技能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品德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成功之处。

(3)坚持爱而不溺、严而有格的幼儿教育方法

“教有法,教无定法”。幼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固定的章法可遵循。在具体的家庭生活中,最终就落在“管”字上。管理的对象是幼儿,所以就体现为“爱中管”,也就是要努力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格。具体来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做“律师”。孩子出了问题,父母不要急于去批判、去“定罪”,就如同给犯人判刑一样,要记住我们不是法官,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律师”。幼儿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就如同当事人与律师一样,“当事人”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律师”(即幼儿向父母敞开心扉无所不谈),而“律师”也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当事人”的人格与品质,全心全意真诚的服务与“当事人”,两者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2、学做“拉拉队”。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能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学做“镜子”。只有让孩子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战胜一切,这个时候便需要父母来充当“镜子”及时的向幼儿反馈信息,而不需要父母做只会严厉鞭笞的“驯兽师”,只有让孩子看到错对,才能不会使孩子恐惧父母的“权威”,慢慢的敢于与父母沟通。家长不可以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还要对孩子的一些好的要求及时做出回应,让孩子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当然,对于孩子一些过分的、无理的要求也要及时进行改正,并且说明道理,让孩子懂得那是错误的做法,只要父母选择一个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那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做“蜂蜜”。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表扬的,家长要在合适的时机对孩子进行鼓励、表扬,肯定孩子好的表现,使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都有所提高,能唤起儿童内心的积极性。

5、学做“天秤座”。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家庭成员必须坚持一直的要求。由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觉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客观上难于实现一致的教育,但孩子的家长主观撒谎那个应有意识地重视,家长之间对孩子要求不一致时,不应再孩子面前计较争辩,要私下协商。

6、学做“游戏王”。游戏对幼儿有特殊教育作用,家长不仅应允许孩子做游戏,还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游戏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孩子模仿大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从而使他们获得一些体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学做“大海”。家长也应该向大海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很多家庭里的孩子会出现不停话的情况,但是这听话与否可不能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我们要培养幼儿懂道理、明是非,对家长合理的要求能愉快接受,不合理的要求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有了是非感,不肯屈从家长不正确的要求,也是好事。家长有时候也要放低自己成人的姿态,蹲下身子和孩子沟通,倾听他们“反对的声音”。

(4)给孩子做榜样,营造良好的幼儿家庭教育软环境

良好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保障。在现实中,和睦幸福的家庭的孩子积极向上、活泼乐观、人格健康;反之,孩子性格常常偏激、仇恨、压抑、人格残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良好,家庭的气氛一定温馨祥和,十分宽松,必然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温床”。

营造这种良好的家庭教育软环境,需要家长做好榜样作用。家长可以以周围生活中成人和儿童的好人好事为榜样,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启发诱导。这样最生动、最具体,收效显著。 家长是孩子身边可学的榜样,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给幼儿示范做榜样。幼儿好模仿他们喜欢的人,因此家长应为自己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4、3-6岁幼儿家庭教育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策略

情绪是指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良好的正性情绪,如愉快、兴奋等,使人的感知变得敏锐,思维变得活跃;不良的负性情绪,如愤怒、恐惧、悲伤、担忧等,则会干扰和抑制人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使已有的能力得不到正常发挥。对于幼儿来说,情绪对其发展的影响很大,情绪不仅影响幼儿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影响幼儿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

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幼儿情绪的易激动性(易于爆发激情)、易感性(情绪易于为周围事物所左右)和易表现性(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的一致性)。

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的情绪发展关系其将来的发展,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增强对积极情绪的愉快体验,对于幼儿的情绪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早教热”的背景下,家长们在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上过多重视智育、强调认知,而忽视了幼儿的情绪体验以及良好情绪的培养。受积极心理学的启示,早期家庭教育应该重视对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早期的情绪教育应该是一种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教育,而不是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和障碍之后采取的补偿性措施。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有效促进幼儿情绪发展有如下几点策略:

(一)有目的地培养积极情绪

1、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以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幼儿。

父母在家中尽可能表现得愉快、喜悦、乐观向上,这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处理消极情绪提供榜样,对孩子学习情绪、理解情绪和处理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培养幼儿初步情绪调控能力的前提。

2、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引导幼儿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父母不要让幼儿仅仅在满足吃、穿、需要时才产生愉快、喜悦情绪,应同时让幼儿在完成游戏、学习、劳动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幼儿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会获得许多情绪体验的经验,这些情感经验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情绪的理解能力。当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幼儿利用已有的情绪经验与新的进行对照,如果经验是愉快的情绪体验,幼儿就积极而自信地面对新的情境,并决定自己的行为;反之,如果经验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幼儿就会对新的情境产生排斥和厌恶或恐惧的心理。

(二)帮助孩子应对消极情绪

3、允许并正确对待孩子的消极情绪,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情绪。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产生愉快或郁闷等情绪,每个人都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孩子也不例外。因此家长要允许孩子的消极情绪,当孩子向你表达他的消极情绪的时候,不要阻止,也不要紧张慌乱。最重要的是: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情绪,他都是被允许的,他能自己表达,他愿意与家长交流。

父母要教育幼儿认识各种情绪及其特征与后果,特别是要使幼儿对一些过激情绪有初步的认识和看法。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些积极的教育方式指导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情绪调控的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情绪在幼儿教育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其个性行为的发展。

4、引导幼儿转移兴趣,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能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幼儿情绪的稳定性很差,常常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波动、变化。不良的情绪往往直接诱发心理障碍。所以,平时应该把积极暗示作为预防幼儿消极情绪、培养其优良情绪的重要方法。作为家长和教师,重要的不是压抑幼儿的消极情绪,也不是不加控制地任由其发泄,而是要引导幼儿合理地宣泄情绪,给孩子宣泄的时间和空间。以下就是家长指导幼儿应对消极情绪的具体方法:

1、宣泄法:引导孩子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幼儿处理消极情绪的能力还很弱,如果不加以引导,使消极情绪郁积在心中得不到宣泄,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当然也不能不加控制的宣泄,而是要家长作科学的积极的引导,教给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给孩子宣泄的时间和空间,用心倾听,给予孩子关爱"理解和疏导。

2、游戏转移法:当孩子产生消极情绪时,鼓励孩子进行游戏,做他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在游戏中提高认知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产生积极的情绪,并且消除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

3、暂时回避法: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成人对儿童某些行为和情绪的关注,会提高这些行为和情绪再次发生的频率。因此,对幼儿的某些消极情绪,家长采取回避的方式更能减少它的发生。比如:当幼儿因某些不合理要求达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家长可以假装没看见,不予理会,因为此时越理会越会让幼儿觉得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成为他日后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4、积极引导法:引导幼儿从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化,教给孩子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例如:笼子里的小鸟飞走了,孩子非常难过,妈妈告诉他小鸟也想自己的妈妈了,它飞出去跟妈妈在一起,会很幸福,这样孩子也为小鸟感到高兴,不再难过了。事物都是有两面的,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问题,往好的一面努力。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时间

任务

2015.9.7-2015.9.30

1、3-6岁幼儿家庭教育相关资料深入阅读

2、观察实习所在班级幼儿入园和离园时,与其家长之间的互动;观察实习所在班级幼儿家长与配班老师之间的互动(观察法)

2015.10.1-2015.10.10

1、整理前期观察记录,并进行整理分析

2、设计调查问卷(问卷法)

2015.10.11-2015.10.24

与实习所在班级的家长交流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内容(访谈法)

2015.10.25-2015.10.31

1、整理前期访谈记录,并进行整理分析

2、设计个案研究的思路

2015.11.1-2015.11.15

开展个案研究,至少2个家庭(个案法)

2015.11.16-2015.11.30

完成论文初稿

2、研究方法

方法

对象

目标

观察法

实习所在班级幼儿的家长、幼儿和老师

通过观察,了解家长与幼儿之间真实的家庭关系

问卷法

扬大一幼的各个年级的幼儿家长

了解扬大一幼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概况

访谈法

实习所在班级幼儿的家长

深入了解实习所在班级幼儿家庭教育的情况

个案法

典型家庭

了解典型家庭中的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

创新

1、内容创新

角度

创新点

具体介绍

内容

家庭教育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策略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会在幼儿的情绪中体现 出来,同时,幼儿的情绪也能够很好的提示家长该要采取何种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方式是否合理。同时,也寻求正确的方法让家长合理指导产生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的幼儿。

形式

“特色”访谈法

1、访谈问题精简,类似于采访

2、访谈过程中利用QQ和微信与家长建立联系,在QQ和微信上发布专业家庭教育的知识

论文框架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2)相关研究综述

(3)研究方法

(4)研究意义

(5)创新点

1、3-6岁幼儿家庭教育概述

2、3-6岁幼儿家庭教育现状

3、3-6岁幼儿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4、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策略

5、3-6岁幼儿家庭教育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玲,. 3-6岁幼儿家长教育观念调查分析[J]. 潍坊学院学报,2012,(3).

[2]汪冬梅,. 论当代幼儿家庭教育问题[J]. 知识经济,2011,(13).

[3]周丽婷,.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分析[J]. 学理论,2013,(2).

[4]龚小河,.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周刊,2012,(22).

[5]刘会芳,. 幼儿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J]. 职业技术,2012,(6).

[6]姜燕,. 论幼儿家庭教育中沟通能力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5).

[7]李艳,. 关注幼儿的情绪[J]. 成功(教育),2011,(23).

[8]朱虹,. 早期家庭教育应重视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J]. 学理论,2012,(17).

[9]穆彦青,. 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 当代学前教育,2010,(3).

[10]蒲昕艳,. 家庭教育与0-6岁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11]宁娜,. 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1).

[12]杨静,. 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规则养成的思考[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7).

[13]张真真,. 浅谈家庭的感染教育[J]. 江西教育科研,1989,(4).

[14]李晶,王建兵,. 对西部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5).

[15]郭敏,向予,. 黎族传统家庭文化对现代家庭的影响与启示——以海南黎族为例[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

[16]陈鹤琴,.家庭教育[A].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二版

[17]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A].作家出版社,2014年11月第2版

[18]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A].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19](英)夏洛特·梅森,.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全书[A].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20]邱学青,.儿童心理的畸变与皈依[A].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推荐访问:幼儿教育 三篇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