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汇报集合6篇

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发生实际影响的整个生活环境也称为环境,更多称为心理环境,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汇报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汇报6篇

第一篇: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特色亮点汇报

一、保护中小投资者成绩斐然

X年X-X月全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X件,同比上升X.X%,结案X件,同比上升X.X%。X年上半年,共审结民间借贷纠纷X起,将X人纳入“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向公安机关筛查移送涉“套路贷”案件X人X件,有效维护了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引入“鼓励交易、增进财富”审判理念,为重点企业运营、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司法支持,X年上半年积极化解X等一批企业涉诉纠纷,涉案金额达X.X亿元。同时,全面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X年上半年审结劳动争议案件X件,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近X万元。

“基本解决执行难”,事关投融资环境的改善,事关邳州诚信体系建设。X年上半年,各类执行核心指标在全面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升,我院率先发布了《关于加强执行攻坚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实施意见》,开展了涉企案件专项集中执行行动,累计执行到位金额X.X亿元。

同时进一步畅通涉企执行绿色通道,综合运用执转破、债转股、执行和解等方式,加强企业债权实现。X年上半年,我院承办的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中,共有X件达成执行和解,撤销限高措施X人,解除被执行人企业家失信惩戒X起。

二、破产工作稳步推进

我院依法保障服务国家调结构、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加强府院联动,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成功运用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程序,加快清理僵尸企业,加快不良企业资产“出清”。

X年上半年,我院组织召开破产案件管理人会议,进一步完善“破产案件府院协调机制”,加快推进x公司等一批破产案件处理进度。

但当前处理破产中,存在一个问题,破产企业“无产可破”,缺乏工作经费,对破产工作的开展造成障碍,也极大打消了破产管理人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为保障破产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供给侧改革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有必要设立企业破产案件援助基金。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扩大企业破产援助基金的来源渠道。包括政府财政部门拨付专项资金或法院从其他破产案件管理人报酬中,按适当比例提取的资金。

第二篇: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汇报

为了不断优化我镇经济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根据省、市人大关于开展营商环境调研监督工作的精神,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我镇营商环境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依法行政意识,切实做到优质高效服务

根据市,县的下放审批事项,对我镇服务中心包括社会保障、财政金融、工商办理、基层党建(企业建立基层党组织),共计57个项目类别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进一步清理,压缩行政审批环节,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对保留的审批事项,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行,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同时,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审批事项办理代办服务,严格按照承诺审批时限办理,确保把审批时间压缩到位。如需上级环保部门、国土部门审批的事项,主动为其牵线搭桥,指派专人全程服务,一直到项目落地手续完成为止。

二、深化行政制度改革,做到“两集中、两到位”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合并行政审批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审管分离、权责一致”和“审批一条龙”的一站式行政审批工作新机制。做到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为进一步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我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主抓行政审批工作的人大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其他领导干部任成员的“一办四台”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批办理、上报上级审批工作协调督促和对企业项目办理的日常咨询和接待工作。

三、优化企业服务建设和企业发展环境,落实“五步法”服务方案

镇“一办四台”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同镇域经济范围内重点企业负责人见面,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解;对于企业提出的建议和问题,由镇服务企业办事处进行梳理,分类,建立企业困难问题解决台账,责任明确到每名包村干部,结合分包企业的领导干部,限期解决企业困难;由镇直单位组成督导检查组,对交办解决事项进行督导,办理一项,台账销号一项,坚决不漏帐,不逃帐;每个季度末,督导检查组结合督导实际情况和企业评议反馈的情况,对服务业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张贴光荣榜,树立服务企业先进典型,通过镇媒体宣传平台对服务企业先进事迹进行表彰宣传,促进我镇形成服务企业的浓厚氛围。

当前,我镇营商环境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存在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意识,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主动与上级职能部门联系较少,对部分优商惠商政策理解不够透彻等。但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及我镇全体干部的不懈奋斗下,和阳镇一定会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商关系,优化良好的营商氛围,创造镇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的征途上书写出新的伟大篇章!

第三篇: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太平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合理安排部署下,在市营商局的正确指导下,集中力量开展“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和“纠四风”专项整治,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各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为副组长,全区各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办事难”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推行政务服务“一门、一窗、一次”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项目秘书制度,强化对窗口单位的监督问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深入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

一 、2018年

一是实行项目服务秘书制度。对全区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项目逐一配备项目服务秘书,秘书负责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的对接指导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和反映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制度采取“一名项目秘书+1名企业联系人+N个行政职能部门联系人”的方式,帮助企业项目建设提供全周期跟踪、全流程服务。2018年我区共配备项目服务秘书24人,其中续建项目秘书13人,新开工项目秘书11人。

二是深入落实县级领导包保联系企业(项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我区投资重点项目实行分包责任制,成立跟踪服务协调小组,从项目跑办、洽谈、签约、审批、占地直至开工、建成全程负责。

三是严厉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区财政局向区内各预算单位下发《关于印发全区清理偿还政府工程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阜太财发〔2018〕31号文件),区各有关部门重点围绕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问题开展自查。区财政局会同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人社局等部门进行督导检查。清查出目前我区拖欠工程款52万元,目前已偿还26万,资金为财政资金。

四是规范执法检查。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区政府印发了《太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通知》,在区政府网站公布随机抽查事项43项。我区随机抽查市场主体名录库有9671家单位,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96人。截至目前,6个部门共开“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展16次,其中联合执法监察6次,公示4次。按照《辽宁省行政执法行为文明规范》和《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意见》要求,区法制办开展文明执法和规范自由裁量权检查,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积极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并制定了太平区及各相关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文明规范。

五是规范涉企处罚。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开展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计划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检查及《阜新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办法》,区法制办进一步向区各部门明确行政处罚案件备案标准,将行政处罚案件中适用于一般程序的处罚案件纳入到备案范围,并制定相关制度,全年共备案重大行政处罚案件7件。区各行政执法部门于4月下旬完成规范涉企处罚自我评查,区法制办对各单位行政处罚完成情况进行了抽查。

六是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纳入各级党组织学习重要内容。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纳入全区年轻干部、新任职干部、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入党积极分子等主体班次必修课程。5月下旬,邀请了市营商局常务副局长冯雅斌到我区为20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党外干部进行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广大干部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认识。截至目前,太平区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在各级新闻媒体累计报道100余次。同时,在太平区人民政府网站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栏。下设营商要闻、政策文件、投诉举报、专项整治四个子栏目,截至目前共发布营商环境信息36条,指导性文件4份。加强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区经合局“跟踪式服务”,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区市场监管局“绿色通道”出实效 、市南供电公司供电服务“零距离”等典型案例在阜新日报、电台媒体上作为正面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同时在太平区政府网站曝光3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七是配合开展辽宁省营商环境工作。9月30日收到《辽宁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后,区营商局根据《方案》提出的涉及县区的7大项39小项考核项目进一步梳理出涉及我区的6大项33小项考核项目。立即组织区编委办和政府序列有关单位召开工作部署会,对考核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了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完成时限。此次试评价工作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统计分析等多种形式,经过各责任单位的努力和配合单位的支持,本次评价工作中涉及我区的考核任务全部保质保量完成。

八是市南供电公司制定实施《客户经理制实施方案》,服务企业做到一户一经理,开展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的“点对点”式服务。对政府将要立项和已经立项的项目,提前主动介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方案。

九是太平消防大队创新提出了“检查+服务”的工作模式,积极为辖区企业破解消防难题,多次组织召开消防安全责任人座谈会,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主动服务企业,设立了除96119以外的公开热线6323585。

一是建设运行审批平台。区政务服务中心于5月22日正式运营,全区118个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针对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制定“一次性告知单”。设置常驻窗口3个,综合窗口1个,咨询窗口1个。

二是压缩办证时限。截至目前身份证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施工许可办理共压缩33天。其中居民身份证制发周期时限缩短,拟定邮政速递9个工作日,普通邮寄19个工作日(分别压减6个工作日);《企业营业执照》新设立时间、变更时间、核名时间从原来的5天、3天、1天,缩减到3天、2天、1天(商户材料齐全情况下当日即可下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时间从20天,压缩到10天;施工许可办理时限从15个工作日降低到7个工作日。

三是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再造。根据《阜新市进一步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要求,我区全面清理和压缩与基本建设项目相关的审批事项,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使各审批环节无缝对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四是推进自助核名业务。在政务服务中心市场局6号窗口配备了企业自助核名专用电脑和自助核名指南,方便企业办事,提升工作效率。

一是完善便民服务平台。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目前太平区17个部门114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录入完毕,其中100项行政审批可在网上直接办理,其余14项正在完善中。建立了太平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实现“掌上办事”。组织37家单位,完成了447条8890平台知识库政策咨询服务信息,完成了2150家8890平台信息库便民企业信息收集,与482家商户签订了8890政务便民服务平台企业加盟承诺协议书。

二是推行双休日服务制度。我区于7月4日制定并下发文件《关于改善双休日窗口服务的通知》(阜太软环境办发〔2018〕2号),自7月7日开始,要求一镇五街、区行政服务中心、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太平公安分局、太平区税务局、社保太平分局、太平交警大队、太平消防大队、市南供电公司在内的15个部门,57个窗口单位实行双休日无休服务,保证服务窗口和服务大厅涉企事项和涉及群众事项每周7天均可办理。双休日平均每天开放窗口99个,截至目前共安排窗口值班人员3740人次,双休日共办理审批业务0件。

三是编制太平区办事通(“办事指南”),围绕群众出生、上学、工作、结婚、退休等5个全生命周期阶段,初步确定群众一生所主要经历的出生、入学、工作、人力社保、个税、不动产、契税、公积金、车管、出入境、结婚、退休、殡葬等在内的14大项209小项办事指南,并在太平政务服务中心、太平区政府网站、太平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全面公开。

四是推行服务。政务服务中心、人社局、国地税、社保局、交警支队、镇街、社区等47个办事厅实现为办事群众提供复印、打印服务。

一是严肃查处典型案例,先后对21家窗口单位进行了明查暗访,发现个别单位存在违反工作纪律、窗口设置不合理、窗口未实行最优最差制度、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公示不到位等问题,并形成了督查通报,提出了整改要求,各部门已经形成整改情况汇报,完成整改。

二是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在窗口单位和政府网站公示市、区、本单位三级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电话、邮箱,以及信函投诉地址。截至目前,接到投诉举报8起,均在7日内向投诉举报人反馈结果,处理完结8起,投诉举报人满意率达到100%。

三是在政务服务中心引入叫号设备和服务评价系统,防止办件高峰期出现拥挤现象,充分拓宽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监督渠道,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测评。

一是推行“政务服务+EMS”,确保群众最多跑一次。太平区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协调中国邮政将EMS速递引入,给予8折收费优惠,帮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邮递各类申报材料和相关证照。自5月22日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已邮寄EMS快递136件,为群众“最多跑一次”、“零跑腿”服务举措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太平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合理安排部署下,在市营商局的正确指导下,集中力量开展“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和“纠四风”专项整治,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各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为副组长,全区各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办事难”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推行政务服务“一门、一窗、一次”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项目秘书制度,强化对窗口单位的监督问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深入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优化营商环境,为招商“铺路”。

一是实行项目服务秘书制度。对全区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项目逐一配备项目服务秘书,秘书负责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的对接指导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和反映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制度采取“一名项目秘书+1名企业联系人+n个行政职能部门联系人”的方式,帮助企业项目建设提供全周期跟踪、全流程服务。2019年我区共配备项目服务秘书24人,其中续建项目秘书13人,新开工项目秘书11人。

二是深入落实县级领导包保联系企业(项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我区投资重点项目实行分包责任制,成立跟踪服务协调小组,从项目跑办、洽谈、签约、审批、占地直至开工、建成全程负责。

三是严厉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区财政局向区内各预算单位下发《关于印发全区清理偿还政府工程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阜太财发〔2019〕31号文件),区各有关部门重点围绕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问题开展自查。区财政局会同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人社局等部门进行督导检查。清查出目前我区拖欠工程款52万元,目前已偿还26万,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

四是规范执法检查。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区政府印发了《太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通知》,在区政府网站公布随机抽查事项43项。我区随机抽查市场主体名录库有9671家单位,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96人。截至目前,6个部门共开“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展16次,其中联合执法监察6次,公示4次。按照《辽宁省行政执法行为文明规范》和《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意见》要求,区法制办开展文明执法和规范自由裁量权检查,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积极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并制定了太平区及各相关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文明规范。

五是规范涉企处罚。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开展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计划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检查及《阜新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办法》,区法制办进一步向区各部门明确行政处罚案件备案标准,将行政处罚案件中适用于一般程序的处罚案件纳入到备案范围,并制定相关制度,全年共备案重大行政处罚案件7件。区各行政执法部门于4月下旬完成规范涉企处罚自我评查,区法制办对各单位行政处罚完成情况进行了抽查。

六是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纳入各级党组织学习重要内容。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纳入全区年轻干部、新任职干部、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入党积极分子等主体班次必修课程。5月下旬,邀请了市营商局常务副局长冯雅斌到我区为200余名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外干部进行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广大干部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认识。截至目前,太平区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信息在各级新闻媒体累计报道100余次。同时,在太平区人民政府网站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栏。下设营商要闻、政策文件、投诉举报、专项整治四个子栏目,截至目前共发布营商环境信息36条,指导性文件4份。加强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区经合局“跟踪式服务”,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区市场监管局“绿色通道”出实效、市南供电公司供电服务“零距离”等典型案例在阜新日报、电台媒体上作为正面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同时在太平区政府网站曝光3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七是配合开展辽宁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9月30日收到《辽宁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后,区营商局根据《方案》提出的涉及县区的7大项39小项考核项目进一步梳理出涉及我区的6大项33小项考核项目。立即组织区编委办和政府序列有关单位召开工作部署会,对考核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了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完成时限。此次试评价工作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统计分析等多种形式,经过各责任单位的努力和配合单位的支持,本次评价工作中涉及我区的考核任务全部保质保量完成。

八是市南供电公司制定实施《客户经理制实施方案》,服务企业做到一户一经理,开展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的“点对点”式服务。对政府将要立项和已经立项的项目,提前主动介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方案。

九是太平消防大队创新提出了“检查+服务”的工作模式,积极为辖区企业破解消防难题,多次组织召开消防安全责任人座谈会,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主动服务企业,设立了除96119以外的公开热线6323585。

(二)优化审批环节,为企业“松绑”。

一是建设运行审批平台。区政务服务中心于5月22日正式运营,全区118个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针对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制定“一次性告知单”。设置常驻窗口3个,综合窗口1个,咨询窗口1个。

二是压缩办证时限。截至目前身份证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施工许可办理共压缩33天。其中居民身份证制发周期时限缩短,拟定邮政速递9个工作日,普通邮寄19个工作日(分别压减6个工作日);《企业营业执照》新设立时间、变更时间、核名时间从原来的5天、3天、1天,缩减到3天、2天、1天(商户材料齐全情况下当日即可下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时间从20天,压缩到10天;施工许可办理时限从15个工作日降低到7个工作日。

三是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再造。根据《阜新市进一步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要求,我区全面清理和压缩与基本建设项目相关的审批事项,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使各审批环节无缝对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四是推进自助核名业务。在政务服务中心市场局6号窗口配备了企业自助核名专用电脑和自助核名指南,方便企业办事,提升工作效率。

(三)简化服务流程,为群众“解难”。

一是完善便民服务平台。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目前太平区17个部门114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录入完毕,其中100项行政审批可在网上直接办理,其余14项正在完善中。建立了太平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实现“掌上办事”。组织37家单位,完成了447条8890平台知识库政策咨询服务信息,完成了2150家8890平台信息库便民企业信息收集,与482家商户签订了8890政务便民服务平台企业加盟承诺协议书。

二是推行双休日服务制度。我区于7月4日制定并下发文件《关于改善双休日窗口服务的通知》(阜太软环境办发〔2019〕2号),自7月7日开始,要求一镇五街、区行政服务中心、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太平公安分局、太平区税务局、社保太平分局、太平交警大队、太平消防大队、市南供电公司在内的15个部门,57个窗口单位实行双休日无休服务,保证服务窗口和服务大厅涉企事项和涉及群众事项每周7天均可办理。双休日平均每天开放窗口99个,截至目前共安排窗口值班人员3740人次,双休日共办理审批业务0件。

三是编制太平区办事通(“办事指南”),围绕群众出生、上学、工作、结婚、退休等5个全生命周期阶段,初步确定群众一生所主要经历的出生、入学、工作、人力社保、个税、不动产、契税、公积金、车管、出入境、结婚、退休、殡葬等在内的14大项209小项办事指南,并在太平政务服务中心、太平区政府网站、太平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全面公开。

四是推行免费服务。政务服务中心、人社局、国地税、社保局、交警支队、镇街、社区等47个办事厅实现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复印、打印服务。

(四)畅通投诉渠道,为监督“撒网”。

一是严肃查处典型案例,先后对21家窗口单位进行了明查暗访,发现个别单位存在违反工作纪律、窗口设置不合理、窗口未实行最优最差制度、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公示不到位等问题,并形成了督查通报,提出了整改要求,各部门已经形成整改情况汇报,完成整改。

二是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在窗口单位和政府网站公示市、区、本单位三级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电话、邮箱,以及信函投诉地址。截至目前,接到投诉举报8起,均在7日内向投诉举报人反馈结果,处理完结8起,投诉举报人满意率达到100%。

三是在政务服务中心引入叫号设备和服务评价系统,防止办件高峰期出现拥挤现象,充分拓宽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监督渠道,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测评。

(五)坚持创新服务,为改革“添砖加瓦”。

一是推行“政务服务+ems”,确保群众最多跑一次。太平区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协调中国邮政将ems速递引入,给予8折收费优惠,帮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邮递各类申报材料和相关证照。自5月22日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已邮寄ems快递136件,为群众“最多跑一次”、“零跑腿”服务举措奠定了基础。

二是实现审管分离。目前,太平区118个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并全面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初步实现了审管分离。审批过程中,窗口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行政审批申请的书面凭证、告知补正申请材料的书面通知、不予行政审批的书面決定,在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审查、审批等环节全部使用审批专用章进行审批。有效解决了过去“只挂号不看病”、群众办事两头跑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窗口的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

三是推行窗口首席代表负责制。窗口首席代表是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代表派出单位负责办理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负责与管理办公室进行工作联系和处理有关事项,负责对本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实施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具备行政审批权的部门向窗口首席代表充分授权,凡即办件,原则上一律由窗口首席代表负责审批,及时办理,当时或当天办结。凡承诺件,由首席代表提出办理意见,并负责督促原单位按期办结。凡涉及我区重点招商引资、转型和联合审批项目,牵头部门的首席代表要及时提出联合办理的意见,报告部门的分管领导和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并积极参与整个项目办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四是探索服务终端向镇(街道)延伸。根据《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要求,借鉴大中城市的先进老龄工作的经验,以方便服务百姓为宗旨,在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我区将老年证办理权限及相关配套设施全部下放到镇街一级,全区共设置6处办理窗口,老年人办理《老年证》地点迁至水泉镇和5个街道。

五是区市场局将企业、个体工商户档案移交至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统一管理保存。目前我区存续状态个体户数量为10559户,企业1917户,为方便群众办理办事,区市场局用近2个月时间对所有证照档案进行整理,制定《做好各类市场登记主体档案移交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已将所有证照档案移交至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统一管理保存,方便业户办事。

六是将动产抵押业务移交窗口办理,且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可一次性办结。为帮助企业架起融资"金桥",区市场局进一步放宽了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的程序,凡手续完备,证件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工作时限由法定的5个工作日缩短到2个工作日。

二、存在问题

(一)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由于行政职权逐年下放,但人员编制没有下放,造成基层工作力量明显不足;二是审批监管工作需专业人员开展,我区缺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三是缺少相应业务指导,部分权利下放后,放权部门并未对承接部门进行相应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二)政府职能不健全。

由于我区处于中心城区,一些审批职能是由市级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国土、环保、规划、重要事项审批权限有限,造成我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执行“多图联审”“联合勘验”等工作的中期、后期严重滞后,对项目入驻运营造成阻力。

(三)“一网、一门、一次”服务仍需大力推进。

一是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仍需完善,网上政务平台对于部分政务服务事项仅提供办事指南,并未真正实现网上全程办理。二是部分审批部门窗口业务人员尚未进驻政务服务中心。

三、2019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对照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4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发时间的意见(国办发〔2019〕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9〕33号)等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工作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突破辽西北、县域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调动保护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营造“人人、时时、事事”的营商环境。

(二)具体工作安排

1.以转变观念为先导,进一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提和关键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是提高认识。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增强创新力,提高竞争力。二是转变作风。坚持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干”在其中,使社会热力萌动、投资者信心重启。积极推进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中敢想、敢试、敢闯、敢干。三是对标先进。积极学习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江苏省“不见面审批”、武汉市“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佛山市“一门式一网式”、沈阳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等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因地制宜,为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2.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进一步补齐短板,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按照《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到2019年底,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基本实现“应进必进”。一是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持续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全面实行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进一步宣传容缺后补、限时办结、告知承诺和邮政送达等便利措施。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审批率,积极推进“8890”政务便民平台延伸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和创新“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方式,建立目录管理和审批、监管信息“双告知”“双反馈”机制。三是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积极推进“双随机、一抽查”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解决监管过程中的重罚、重管、轻服务、轻指导的问题,深化推进随机抽查与信用监管、智能监管、综合监管相互联动。

3.以便民利企为目标,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

一是持续深入推进专项整治。有障碍就破除,有堵点就打通,为经济社会特别是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不断优化办事和创业营商环境。二是简化企业开办注销程序,将一般性企业登记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将审批时间压减至120个工作日。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三是继续深入推进“群众办事通”。在《阜新市群众办事指南(试行)》的基础上,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对企业开办注销、施工许可证办理、获得水电气暖、办理不动产登记、企业获得信贷等办理流程、办理时限进行优化再造并面向社会公开。

4.以督查监督为保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巩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成果。

一是加强督促检查。坚持日常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明察和暗访相结合、随机抽查和巡回督查相结合,不能让好的政策措施在执行层面、实施层面卡壳,在最后一公里搁浅。二是加大受诉问题解决力度。建立投诉问题受理、办理、督办、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媒体做好营商环境建设的宣传工作。

第五篇: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优化提升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汇报讲话

狠抓服务求质效 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再升级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午好!今年以来区税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局、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提升税收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主动出击、强化服务找准痛点难点堵点集成出台了一批硬招实招为企业办税便利化、快捷化提供助力。

一是全力推进“一厅通办”、“一窗通办”办税环境再优化。通过配齐硬件设备、强化窗口人员业务培训补短板、促提升确保办税环境更优、纳税人体验更好。

二是简化资料、优化流程办税时间再压缩。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推行房产交易等自然人办税“免填单+个人承诺”制度还权还责于纳税人。依托“办审一体化”机制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将一般注销、退抵税等时间大大压缩最快由20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

三是积极落实“套餐式”服务优惠办理再简化。区局在省市局11项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基础上增加6项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办理事项及需提交资料以“管家式”服务解决了纳税人涉税事项不清楚、不周全等问题避免多头跑、来回跑”。同时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备案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资料留存备查”模式实现优惠备案“零跑路”。

四是落实“不见面”服务服务手段再创新。通过公告栏、税企交流群等渠道多方宣传积极推行“不见面 ”式服务引导纳税人使用网上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微信支付宝等渠道培养纳税人自助办税、网络办税习惯。

五是严格执行“一事不二罚”执法标准再统一。统一原国地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在注销清税、非正常户解除方面落实“一事不二罚”原则“一把尺子”执法避免随意执法。

正是一系列真招实招让纳税人感受到机构改革的“合并效应”收获便民办税的快捷和高效。但目前我局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中仍存在一些困难。

一是“市民之家”自助办税区硬件设备有待提高纳税人普遍反映网络不畅、耗时费力无效等待时间过长严重影响纳税人自助办税体验。

二是受限于自主办税能力大部分纳税人仍然习惯于窗口办理网上办税软件使用频率不高易造成窗口人员积压。

三是部门间数据共享程度有待提升房产交易中涉及首套房证明、婚姻信息等数据更新程度不高易引起税企双方争议且部分单位窗口未进驻政务大厅部分资料证明获取开具造成纳税人往返奔波。

下一步区税务局有三点打算:一是精心准备迎接检查。区局将进一步整合办税流程强化纳税服务全力以赴迎接国务院8月份大督查和省纪委督导检查;二是强化合作形成合力。区局将继续加强与财政、不动产等部门沟通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取得实效。

三是夯实服务谋求实效。继续做好文明服务、细节服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科所长全天候值班现场引导办税、解决问题;推行全员首问负责、延时服务把服务作为立税之本;整合原有税企交流网络群组提高宣传和辅导力度。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六篇: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锐意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一是以市政府名义印发《X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体系。二是调整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成员,成员单位调整到X家。三是制定我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和工作计划;联合X等部门启动全市广告监管及网络交易监管跨部门联合抽查。今年以来,全市X家单位对X家企业实施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并公示结果。四是完成涵盖市县两级X家单位的“一单两库”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市县(区)执法检查机关的监管网络。
(二)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一是大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精简审批环节,再造工作流程,开设“一窗式”综合窗口,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X个工作日内完成,将企业核准名称办理时间压缩到X。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X万户,总量达X万户,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X位。二是全面推行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上半年,通过全程电子化办理登记注册X户,位居全省第X位。三是积极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工作,实现及时受理审核和当场办理。深入推进“个转企”工作。

上半年,完成“个转企”X户。
(三)着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重点工作。我局也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完成知识产权职能划转、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工作,推动了知识产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上半年,全市申请发明专利X件,居全省第X位;有效发明X件,同比增长X%,居全省第X位。二是上半年,全市拥有有效发明X件,每万人口发明发利拥有量X件,分别位居全省第X位和第X位。
二、存在问题(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面。一是由于机构改革,市直机关和各县市区部门职责和人员调整范围较大,部门协同监管力度还不够强,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一单两库”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已建成“一单两库”单位的监管对象库的精确度、执法人员库的完整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是部门系统数据存在交互不及时、不联通及全程电子化覆盖率不高、办理企业登记后无法关联办理相应行政审批事项等问题。二是不能很好运用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办理业务,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三)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有待加强。机构改革后,原专利管理等知识产权职责划转市场监管部门,但人员没有进行相应划转,知识产权专利管理人员不足,且有的身兼数职,影响了工作开展。二是发

明专利授权率低。我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X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仅有X余家,申请发明专利的基础薄弱,且代理机构业务水平不高,撰写质量不高。三是我市人口基数较大,影响了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数据。虽经努力,上半年完成有效发明专利授权量为X件,居全省第X位,但是有效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X件与全省X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一)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是结合“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加大部门协作力度,积极推动部门信息数据融合、网上办事系统整合、统一窗口建设及研究推进各项涉企证照电子化应用。二是在第一批“证照分离”改革有序实施的基础上,逐步实行“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全覆盖。三是深入推进企业开办时间再压缩,努力实现年底前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四是积极推进“个转企”工作开展,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二)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方面。一是加快专利管理等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科学配置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对专利管理等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二是争取市委市政府政策支持,力争《X市推动知识产权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尽快出台,确保X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X件的目标如期完成。三是提高发明专利授权率。引导社会、企业加大发明专利的研发,提升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指导企业挖掘发明专利,引进高水平专利代理服务机构,提升专利撰写服

推荐访问:工作汇报 集合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