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体会【5篇】

立德,汉语词汇。拼音是lì dé,释义是树立德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体会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体会5篇

第1篇: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体会

立德树人铸师魂 不忘初心正师风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教育更应如此。从踏上三尺讲台拿起粉笔的那一

刻起,我就准备好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一直战斗下去。怎样才能做一名好

教师呢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更加认识到 :教师只有热爱学

生,尊重学生才能深受学生爱戴,这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

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才会爱

岗敬业,乐于奉献,才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

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快乐从教。

我们知道,教育的真谛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

冰冰的产品,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且个性迥异,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

有人说过:如果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培育。在我们

的教育生涯中也应该做到将心比心 !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 “有教无类, 教学相

长 ”。人生来是平等的, “同在一片蓝天下, 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的一生。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实在是太多了。记得有这样一

名学生,因家境贫寒,想放弃求学,在校表现有时真的让我失望,在一场

大雪之后,就再也不想上学了。当时,我心想,不上就算了,我倒是省心

了,再者,弃学是他自己的选择,我又没有什么责任。可是,仔细想想,

我不能就这样放弃,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如果现在离开了学校,他会干什

么,将来又能干什么?于是我就叫上我的一名同事,在本班一名同学的带

领下,步行 6 公里来到学生家,后来,我又家访了几次。就这样,将一名

有意辍学的学生培养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都清楚,每一位学生

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

别性格,我们对特殊学生应该是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爱心

去融化他们 “心中的坚冰 ”,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就让我们


象太阳一样,将爱的阳光撒向每个角落,照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我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只有关爱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

内心世界。我们知道,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 “好教师 ”

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同等重要,可能他

们更喜爱前者。中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

必定会产生神奇的教育教学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

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教育是不是

更有针对性,更有实际效果。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一切以人民

为中心,教育就必须 “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

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

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更是成

长成才的需要。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

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

我从教育中体会到了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

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

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

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

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

得赞美,善于交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

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 “孩子们的朋友 ”。

师德师风 ,不是简单的说教, 而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

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

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我们自身

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升我们的自我修养 !

让我们不断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讲话精神,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来


规范自己,去赢得学生的信任,家长的尊重,社会的满意,做一名人民满

意的新时代教师,共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努力奋斗!谢谢.

谢谢.

第2篇: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体会

立德树人铸师魂不忘初心正师风

篇一

《论语•里仁》里说:“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儒家创始人孔子十分注重“德”的力量,他还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无独有偶, 18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也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法则)。”可见,“道德”是古今中外共同尊崇的。

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人常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三字经》对教师作用的形容和概括。自古以来,学识、修为和师德都是评判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而其中,师之德是重中之重。教师不仅是一种理性的职业,更是一种德性的事业。古今中外,凡师者,莫不与“德”紧密相连。为人师者德为先。《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样的价值排序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不朽”,首先的是“立德”。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比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一、要有理想信念

好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英才,亦必有坚韧之雄志。也就是我们说的理想信念。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保持正确的人生方向,最终乘风波浪,驶向成功的彼岸。“教师就是平凡的、朴素的人”,坚定的信念意味着教师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有了这样的信念,才能够给学生传播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二、要有道德情操

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可见,好老师要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做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自己的道德情操要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我们教师身后总是跟着一群学生,我们的言行都在对他们产生影响,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作为神圣而光荣的职业,肩负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理应以自己正直的人格去塑造自己的学生和自己本身,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道德情况的培养。

三、追求扎实学识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意在告诫老师们: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无以为人师表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要想赢得学生们的信服,老师自身同样的具备扎实的知识,这种知识不仅包括自己的本专业的知识,同样的同样包括其他科目的知识,达到“博学”的境界。老师不能满足于装满自己的“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时时有“活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回应新的挑战,才能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四、胸有仁爱之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习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作为教师队伍的一份子,让我们不忘初心,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努力研习、自觉躬行,当好“梦之队”的筑梦人,以赤诚与智慧谱育人华章!

篇二

我参加了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厚植弘扬师德风尚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网络培训活动,感谢市教育体育局和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这么优秀的平台,通过专家讲座、解决问题和专题考试使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时刻牢记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一线教师身上的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严管厚爱,做好学生的表率。在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端正态度,自律、自信,自强,改掉不良个人习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培养合格的现代化接班人为目标,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

一、更新教育观念当今时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人类社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变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地进行着,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转变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二、爱岗敬业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它把野蛮变成文明,把无知变成渊博。”当今社会,有些人把名誉、金钱、权利看成是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法码,这些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想得到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才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最可宝贵的。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三、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提高教师政治素质的文件和书籍。特别是听取了我市师德模范的专场报告,我受到震憾,说实话,当时拿着纸巾擦着眼泪听完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广大人民教师舍己救人,学生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崇高使命让老师们不畏死亡,牺牲家人,更不顾自己。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四、热爱学生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用心去爱每一位孩子”。无数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怨无悔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所有孩子的真诚无私的爱,让我感动: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老师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孜孜不倦,积极进取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学习上存在差异是客观现象,作为老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教育对象,把荣誉给每一个孩子。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名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致真、致善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古往今来,从教人员无论社会上称之为“先生”还是呼之为“教师”;无论众人评定他们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无论领到的薪水是多,还是少;在人们的眼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篇三

通过近三个月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及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按照县教育体育局整顿实施方案和学校纪律整顿精神,经过了发动学习,查找问题,整改,确实使自己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发现了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既看到了差距又看到了希望。现将活动以来的体会和感受总结如下:  

一、在活动一开始,认真学习了方案和动员报告,感触很深,原来我总是觉得自己的工作进步较快,成绩还行,没有紧迫感和压力。这次我认真仔细的与他人横向一比,终于使我看到了自己在各方面与学校和社会要求的标准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拉大之势。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自己确实感到了这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的必要。所以活动一开始,自己就热情很高。学习态度端正。通过学习,明确了目的、端正了态度,查找不足,做了大量笔记,写了心得、自身素质得到了一定提高,重新审阅定位了自己的工作角色,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并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围绕思想作风整顿的具体内容,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认真查摆了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在查找问题阶段,紧紧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深挖细找。发现了许多问题,在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不高,仅仅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基于这样的认识,工作中便出现了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现象。对待同事和学生缺乏热情,不能够做到关注关心。在业务上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觉得自己已有的就够了,足以应付目前自己的工作。正因为这样就看不到越来越快的知识更新。诚然,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自己的经验确实在不断增加,但和新时期的精神,教育发展速度,新课程改革速度相比,自己不但知识有些老化,方法有些简单,更重要的是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大大降低了。正因为缺乏工作动力、工作热情,自己的工作效果,教学水平以及课堂实效也大大的打了折扣。 

三、通过学习,自己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办法,思想上加强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仅学理论,同时还要学习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还要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把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加强与同志和领导之间的交流沟通,做到相互帮助、以诚相待。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时刻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时刻以树立良好形象为自己行动、处世的准则,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努力做到严格律己,遵纪守法。  

总之,今后在思想上,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夯实基础,严格执教,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转变作风,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努力统筹好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第3篇: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体会

立德树人铸师魂

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吕淑湘先生也指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受用一辈子。”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立德树人、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履行立德树人的思想。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寓言般的故事:“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回答中,这位诺奖获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然而,透视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似乎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南辕北辙。比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小升初”,减不下来的大书包,追逐名利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结果呢?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小悦悦”事件还会发生?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成才,先成人!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舍己救人的“最美中学生”龚钰犇,剐蹭宝马后留言赔偿的扬州小伙徐砺寒……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立德树人,入心为要。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立德树人,教育任重道远!

第4篇: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体会

立德树人铸师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受用一辈子。”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立德树人、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履行立德树人的思想。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寓言般的故事:“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回答中,这位诺奖获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然而,透视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似乎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南辕北辙。比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小升初”,减不下来的大书包,追逐名利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结果呢?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小悦悦”事件还会发生?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成才,先成人!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

一、立德树人,“德”字为先。

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舍己救人的“最美中学生”龚钰犇,剐蹭宝马后留言赔偿的扬州小伙徐砺寒……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二、立德树人,入心为要。

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三、立德树人,师德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

  总之,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第5篇: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体会

立德树人铸师魂 不忘初心正师风
作者:蓝杬
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23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纷繁复杂,国内意识形态安全仍然面临較大风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结合时事政治,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整合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平台资源,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莘莘学子的心中。本文结合笔者参加“厚植弘扬师德风尚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网络培训示范班培训的学习心得,浅谈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提升路径的思考。

         一、要提高自身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实现“三全育人”育人格局。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站位,在充分理解立德树人高校育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铸魂育人的工作,充分运用大党建、大思政、大学工的思维和视野去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践行“四个自信”,切实将思想引领贯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二、要勤于学习思考,具备“四有”好教师素质

        一是要努力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并将这一重要的理论指南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中,用扎实的学识引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二是要在工作中加强师德师范修养建设,提升道德情操修养,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良的师德师风传统,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教师学习。要以崇高的道德品格,高尚的仁爱之心,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学识浇灌学生。好的老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还应在思想引领、挖掘潜能、塑造人格、健全品质等方面给予学生身体力行地指导;三是要经常对标对表,举一反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格执行常态化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学习教育活动。从学习中不断修炼和提升自己。

推荐访问:树人 育人 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