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集合6篇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6篇

第1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大团前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杨媛媛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四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与班级共成长”、“为父母分担”、“信息万花筒”、“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3.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周次 课题

第一周 班级共成长 我们班四岁了

第二周 我们的班规我们 我们班他们班

第三周 为父母分担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第四周 这些事我来做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第五周 信息万花筒健康看电视

第六周 互联网 新世界 正确认识广告

第七周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八周 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九周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十周 期末复习

第2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

本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 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 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 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总目标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干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四、教学重难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措施:

1. 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 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 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4. 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3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一班有48人,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约束自己了,本学期需对学生进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 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 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 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

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行为与习惯: 

1、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品质,初步形 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 力和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

4、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2、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四、教学措施

1、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3、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五、教学安排

  第1--5周:第一单元 我爱我的祖国

  第6--10周:第二单元 消费与生活

  第11--14周:第三单元 生产与生活

第15--18周:第四单元 交通与生活

第4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四年级学生大部分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但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孩子较多。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习惯养成不好,本学期将从学生学习习惯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一)“与班级共成长”、(二)“为父母分担”、(三)“信息万花筒”、(四)“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四个主题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为儿童生活和学习做出了指导作用。这些主题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做小主人,热爱自己的班级。

2.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做一个感恩的孩子。4.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动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

5.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6.让孩子爱祖国,爱家乡,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

四、教学重难点:

1.热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长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好孩子。 

3.培养学生做一个,爱学习、爱家人、爱祖国、乐于奉献的人。

五、教学措施:

1.了解和正确地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做到因材施教,兼顾全体同学。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2.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精心备课,抓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理解主题文字的大意。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从各个事例中进行分析、比较,强化主题思想。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4.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1.我们班四岁了

2

2

2.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2

3

3.我们班 他们班

2

4

单元复习

2

5

国庆节

6

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2

7

5.这些事我来做

2

8

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2

9

单元复习

2

10

期中考试

2

11

7.健康看电视

2

12

8.互联网 新世界

2

13

9.正确认识广告

2

14

单元复习

2

15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2

16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2

17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2

18

单元复习

2

19

期末复习

2

20

期末考试

2

第5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说明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三、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4、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五、教学进度

章节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

6

1我们的好朋友

2

2说话要算数

2

3当冲突发生

2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6

4买东西的学问

2

5合理消费

2

6 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

2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6

7我们的衣食之源

2

8这些东西哪里来

2

9 生活离不开他们

2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6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2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2

12家乡的喜与忧

2

第6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近年来我国德育课程改革的成果, 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反映人类文明成果,推动我国 法治文明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德育教材,其根本宗旨在于满足少年儿 童思想道德成长的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通过具有道 德与教育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引导儿童建构有道德的美好 生活。

二、 学情分析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 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 理解,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 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 木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加之家长对《道 法》不够了解,所以重视不够,影响了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因此,教 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努力提 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教材分析

木册教材主要围绕学生熟悉的、直接的生活领域而设计,主要聚焦 儿童健康成长中的同伴交往问题、社区生活中的理性消费、工农业生产 与劳动者、家乡的文化与发展问题。其学习主题分别是“同伴与交往”、 “做聪明的消费者”、“美好生活哪里来”、“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四个单元共十二课内容。

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四年级学生需要进一 步深化对同伴交往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学会解决同伴交往中出现的 冲突、欺负等问题,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提升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和社会交往能力,为自身发展创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以“理性消费”为主题。小学生作为 未来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者,学习如何做聪明理智的消费者尤为必要。当 前,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也备受关注,加强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引导学 生做理智的消费者,学会文明购物,树立科学和合理的消费观,养成勤 俭节约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以“工农业生产与劳动者”为主题。 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分工和协作,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品,提供了各种 各样的服务。引导学生懂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平等的,体会劳动者 的艰辛和辛勤付出,尊重和感谢劳动者,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树立正确 的劳动观念和爱岗敬业的意识。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为主题。通过了解和关注 家乡文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形成参与家乡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家乡发展的支 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四、学习活动

中年段教材的栏目包扌舌“活动园”“交流园” “小贴士”“知识窗”“相 关链接” “阅读角”和“故事屋”。

“活动园”在活动范围上,既包括班级内的现场活动,也包扌舌家庭 或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主体上,既包括小组或全班活动,也包括 个体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既包括-动手参与性活动,也包括反思交流活 动;在活动内容上,既包括经验和思想的分享活动,也包括观点的质疑 与辩论活动。

“交流园”既包括交流经验、观点、思想的活动,也包括辩论活动。 “交流园”与“活动园”有交叉的地方,二者的区别在于,“活动园” 里的活动不仅有语言交流,还需要身体力行参与其中,而“交流园”里 的活动则主要是语言交流的活动。

“阅读角”“故事屋”是阅读活动。“阅读角”里的材料类型比较丰 富,有来自同龄人的作品,有适合儿童阅读的寓言、童话,,有哲理性 的文章。“故事屋”里的材料选取的是故事性强的文章。阅读类的栏目 对教学活动起到补充、指引、提升的作用。材料中人类情感体验的精华, 则可以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互E卩证、共激、共鸣。

“小贴士”“知识窗” “相关链接”属于资料性栏目,它们共同的定 位是学习活动的辅助。“小贴士”呈现的主要是与木课活动相关的方法 或常识性资料。比如教材中有不少调查类活动,,伴随着这些调查活动 的“小贴士”就是调查方法的提示和活动安全的提醒。“知识窗”呈现 的主要是与本课相关的法律条文,目的是规范地融入法治教育。“相关 链接”呈现的是与本课学习活动相关的事实资料,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 活动提供参考、范例和借鉴。

五、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和珍惜维护友 谊,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初步了解健康地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孩子学会 理财,有经济头脑,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3.使学生进一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参加勤工俭学体验, 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4.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 木的自护自救的木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5.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与他人 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6.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式合理地、有 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7.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 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8.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主、乐观向上品质, 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六、教学重难点

1.培养有爱心、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

2.引导学生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科学和合理的消费观,掌握化解 冲突、应对欺负的基础方法和技能。

3.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和 辛勤付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爱岗敬业的意识。

4.引导学生关注和热爱家乡文化,通过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激 发他们热爱家乡,成为家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七、教学措施

1•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儿童发展其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

2.传递人类社会己有的道德生活经验,通过这种直接传授,帮助儿 童拓展其道德生活的视野,使其获得超越个人生活经验的可能性。

3.注重将儿童生活中知、情、行等方面的经验结合起来,促成儿童 道德品质的形成。

4.营造儿童愿意亲近与喜爱的教材文化,使儿童更容易理解教材内 容。

5.认真分析教材的活动范例,准确把握每一课教学目标。

6.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 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 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把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课堂融入 到生活中去。

八、教学进度

主题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

第1课我们的好朋友

2

三月一日正式行课

四月四日清明节放假

笫2课说话要算数

2


第3课当冲突发生

2

五月一日劳动节放假 六月一日儿童节放假 七月三日放署假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4课买东西的学问

2

第5课合理消费

2

笫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2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

2

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

2

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

2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笫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

2

笫11课多彩的民间艺术

2

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

2

推荐访问:教学计划 上册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