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8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8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1

《酸的和甜的》

一、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是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吃不到葡萄说是酸的,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只有小猴子敢于亲自尝试。”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的道理。

二、教学理念:

本文属于连环画故事,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内容。通过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像他们的语言,揣磨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达到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朗读、分角色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读演,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要有感情,读中感悟,明白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五、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一杯醋,一杯糖水,头饰。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情引趣。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小马面对小松鼠和老黄牛的劝告是如何做的呢?(亲自尝试)

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请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味道?(请两名小朋友上来品尝)引出“酸”和“甜”。看来,只有亲自尝试,才能知道真相。今天,老师带来一大串葡萄,不知是甜的还是酸的,请小动物来说说,好不好?(贴葡萄)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故事和游戏导入,以轻松、

活泼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课堂。)

二、浏览课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中有几个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

2、再读课文,图文对照,学习“狐狸”“猴”“兔”“串”“告诉”“颗”等生字,并介绍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相互对照,有助于学生对生字、字意的理解,同

时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三、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课文的插图是一幅连环画,你喜欢哪幅图,就把课文描写它的段落好好读一读,遇到好的句子就把它划下来,想想为什么好?

(设计意图:把个性化的学习放在重点讲解之前,让学生更能自主地去探

究,发挥自学的作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全班交流,重点品读。

1、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它心里回怎么想?于是它怎么说?如何读好这句话?

(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读。)

2、小松鼠和小兔子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哪样想?

(如何读好这些话?)学生小组赛读,互评互议。

3、小猴子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比较:小猴子望望架上的葡萄,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上面两句话,哪一句好?为什么好?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有迫不及待的时候吗?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的语言,

蕴涵了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

读。教师紧扣“迫不及待”这一词,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这样不仅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还指导了朗读,更重要的是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迫不及待”

一词。)

4、分角色读第5、6自然段。

读了小猴子、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对话,你有哪些想法呢?(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尝过葡萄,都是听狐狸说葡萄是酸的。)那么,小兔子和小松鼠尝了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呢?(甜的)让我们甜甜地读这一段。

5、学生美美地读第7自然段。

6、读读想想。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想想:你能把原因告诉他们吗?

7、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狐狸的狡猾、心胸狭窄;猴子的聪明、活泼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单纯。)

四、情景再现,课文表演。

送头饰,再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课文的再现,不仅是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

能力,交际能力,表演能力等综合能力)

五、感悟升华,课文延伸。

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对故事里的小动物说什么呢?那么我们就动手写几句话吧!

(设计意图:这种开放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带着自

己独特的体验去写,想必更会异彩纷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2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3

《坐井观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

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注意“弄”的声母是“n”,“错”的声母是平舌音)学生没准的字音教师指导。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请同学把课文中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告诉大家。

5、教师板书。

6、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再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提问: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读课文,找出答案。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师板书:“天上”、“井里”

4、指板书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5、同学们讨论一下,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井底之蛙)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有条件可用多媒体)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3、你最喜欢读哪几段,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自由选读,教师以参与的身份进行朗读指导)

4、同桌分角色读、交换角色读,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练习、学习生字

一、齐读课文

二、表演“坐井观天”,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自己练一练)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指导表演,然后上台带头饰表演)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

5、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坐井观天”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做课后练习题

1、读课后第4题的两个句子,让学生体会到句子中两个动作连得很紧。

2、同桌按“一......就......”的句式来仿说句子。

3、指名按这样的句式说话。

四、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

1、齐读生字卡片。

2、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渴、喝字形相近)

(2)你学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字形的?(“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3)你认为写“沿”字时,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第五笔“”是横折弯)

(4)写“答”字时,注意上边的竹字头约占三分之一位置。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沿”、“答”、“弄”、“错”等字。

4、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练写生字。

五、比较形近字,用形近字组词

(1)教师出示小黑板,比较课后第3题的3组形近字。

(2)学生自己组词,同桌互相批改纠错。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4

《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二)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生谈谈听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四)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

5、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五)有感情地读课文。

师:仔细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1、自读

2、班内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第二课时

一、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展示并朗读班内一位学生母亲写给女儿的信。

3、再读课文。

二、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在具体环境中认读: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超市标签、公益广告……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三、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延展

1、推荐短文

2、在小本本上积累。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5

《坐井观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

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注意“弄”的声母是“n”,“错”的声母是平舌音)学生没准的字音教师指导。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请同学把课文中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告诉大家。

5、教师板书。

6、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再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提问: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读课文,找出答案。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师板书:“天上”、“井里”

4、指板书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5、同学们讨论一下,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井底之蛙)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有条件可用多媒体)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3、你最喜欢读哪几段,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自由选读,教师以参与的身份进行朗读指导)

4、同桌分角色读、交换角色读,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练习、学习生字

一、齐读课文

二、表演“坐井观天”,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自己练一练)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指导表演,然后上台带头饰表演)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

5、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坐井观天”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做课后练习题

1、读课后第4题的两个句子,让学生体会到句子中两个动作连得很紧。

2、同桌按“一......就......”的句式来仿说句子。

3、指名按这样的句式说话。

四、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

1、齐读生字卡片。

2、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渴、喝字形相近)

(2)你学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字形的?(“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3)你认为写“沿”字时,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第五笔“”是横折弯)

(4)写“答”字时,注意上边的竹字头约占三分之一位置。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沿”、“答”、“弄”、“错”等字。

4、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练写生字。

五、比较形近字,用形近字组词

(1)教师出示小黑板,比较课后第3题的3组形近字。

(2)学生自己组词,同桌互相批改纠错。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6

《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二)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生谈谈听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四)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

5、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五)有感情地读课文。

师:仔细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1、自读

2、班内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第二课时

一、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展示并朗读班内一位学生母亲写给女儿的信。

3、再读课文。

二、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在具体环境中认读: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超市标签、公益广告……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三、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延展

1、推荐短文

2、在小本本上积累。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7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8

《酸的和甜的》

一、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是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吃不到葡萄说是酸的,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只有小猴子敢于亲自尝试。”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的道理。

二、教学理念:

本文属于连环画故事,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内容。通过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像他们的语言,揣磨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达到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朗读、分角色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读演,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要有感情,读中感悟,明白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五、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一杯醋,一杯糖水,头饰。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情引趣。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小马面对小松鼠和老黄牛的劝告是如何做的呢?(亲自尝试)

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请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味道?(请两名小朋友上来品尝)引出“酸”和“甜”。看来,只有亲自尝试,才能知道真相。今天,老师带来一大串葡萄,不知是甜的还是酸的,请小动物来说说,好不好?(贴葡萄)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故事和游戏导入,以轻松、

活泼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课堂。)

二、浏览课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中有几个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

2、再读课文,图文对照,学习“狐狸”“猴”“兔”“串”“告诉”“颗”等生字,并介绍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相互对照,有助于学生对生字、字意的理解,同

时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三、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课文的插图是一幅连环画,你喜欢哪幅图,就把课文描写它的段落好好读一读,遇到好的句子就把它划下来,想想为什么好?

(设计意图:把个性化的学习放在重点讲解之前,让学生更能自主地去探

究,发挥自学的作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全班交流,重点品读。

1、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它心里回怎么想?于是它怎么说?如何读好这句话?

(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读。)

2、小松鼠和小兔子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哪样想?

(如何读好这些话?)学生小组赛读,互评互议。

3、小猴子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比较:小猴子望望架上的葡萄,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上面两句话,哪一句好?为什么好?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有迫不及待的时候吗?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的语言,

蕴涵了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

读。教师紧扣“迫不及待”这一词,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这样不仅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还指导了朗读,更重要的是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迫不及待”

一词。)

4、分角色读第5、6自然段。

读了小猴子、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对话,你有哪些想法呢?(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尝过葡萄,都是听狐狸说葡萄是酸的。)那么,小兔子和小松鼠尝了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呢?(甜的)让我们甜甜地读这一段。

5、学生美美地读第7自然段。

6、读读想想。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想想:你能把原因告诉他们吗?

7、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狐狸的狡猾、心胸狭窄;猴子的聪明、活泼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单纯。)

四、情景再现,课文表演。

送头饰,再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课文的再现,不仅是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

能力,交际能力,表演能力等综合能力)

五、感悟升华,课文延伸。

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对故事里的小动物说什么呢?那么我们就动手写几句话吧!

(设计意图:这种开放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带着自

己独特的体验去写,想必更会异彩纷呈。)

推荐访问:教学计划 下册 二年级 最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下学期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学期计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二年级语文下册学期教学计划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